重庆小米熊儿科陈勤华医生:孩子总走神、坐不住?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作怪
时间:2025.08.20 14:47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时间:2025.08.20 14:47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陈勤华医生每周接诊众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她提醒家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仅影响学习,更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社交能力。"
陈勤华医生是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擅长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等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类疾病的诊疗。在她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前来咨询的家长。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上课老是走神、做作业拖拉、小动作多,就会担心:这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事实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而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确实是需要家长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多动症,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与遗传、脑功能发育等因素有关。
多动症的核心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多动症儿童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定和集中程度存在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注意不稳定,范围狭窄且容易分心。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活动过程往往发生障碍,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注意的选择、维持和转移。
无意注意占优势:多动症儿童周围环境的变化、新的刺激容易引起他们的反应,而该有意注意的事物却看不到。例如,在家做作业时,总会注意大人的谈话、窗外的吵闹声。
注意难以维持:上学后,学习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多动症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差,上课小动作不断,注意力难以持久。
注意的转移性差:多动症儿童的注意范围比较狭窄,掌握的数量明显少于一般儿童。他们不善于分配注意力,极易分心。
需要注意的是,多动症跟注意力不集中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多动症的核心症状里,注意力不集中是个单独的症状,多动也是个单独的症状。有大部分多动症孩子(约百分之七八十)是混合型的,即既有多动症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状。
因此,并非所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都是多动症,也并非所有多动症孩子都表现出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规律作息:固定睡眠、学习和玩耍时间,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多动症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很差,建立规律作息尤为重要。
限制屏幕时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降低注意力,建议每天不超过1小时(学龄前儿童更少)。
加强运动: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跑步、跳绳、球类等运动能提高专注力。感统训练也可改善感觉统合能力,减少多动倾向。
正向引导:用鼓励代替责骂,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不要对其打骂,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到儿童神经科、发育行为科或心理科评估:
上课经常走神,作业拖拉严重;
无法安静坐着,频繁打断别人;
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且影响学习和社交。
专业医生会通过行为评估、注意力测试等方式诊断,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一旦发现孩子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表现,请尽快带孩子到专门的儿童医院寻求帮助,进行系统、全面的诊断治疗,避免给孩子带来严重危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