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时间:2025.11.09 15:55 作者: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看语言发育迟缓专家任永平医生,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在日常沟通、互动中会呈现出明显的“能力滞后”特征,家长可通过以下三类具体表现初步判断,尤其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对照观察:

一、语言理解能力落后:“听不懂”日常指令

1岁半后,若孩子对简单指令无反应,比如家长说“把球拿给妈妈”“我们去洗手”,孩子既不行动也不看家长,可能是理解能力不足;2岁后,无法区分常见物品名称,比如问“哪个是杯子”“指一指小狗”,孩子会随意指认或无动于衷;3岁后,听不懂稍复杂的指令,比如“先把玩具放进盒子,再过来吃饭”,只能完成单一动作,或完全不理解。

比如日常场景中,家长多次说“不能碰热水”,孩子仍反复伸手去摸;给孩子穿衣服时说“抬抬胳膊”,孩子始终不会配合,这些都可能是理解能力滞后的信号。

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说不出”需求与想法

1岁半左右,正常孩子能说3-5个简单单字(如“妈”“饭”“水”),而语言迟缓的孩子可能一个单字都不会说,或只会发出模糊的“啊啊”声;2岁后,无法说2-3字的短语,比如想要玩具时只会“指物”,不会说“要玩具”“玩汽车”;3岁后,不能说完整短句,比如描述经历时只会说“车车”,不会说“我坐了公交车”,且词·汇量远少于同龄孩子(正常3岁孩子约掌握1000个词·汇,迟缓孩子可能不足300个)。

还有些孩子会出现“表达倒退”,比如之前会说“妈妈抱”,后来却不再开口,仅靠手势沟通,这也需警惕。

三、沟通互动意愿薄弱:“不愿说”也“不会互动”

日常中很少主动发起沟通,比如看到喜欢的动画片,不会拉着家长说“看动画”,只会自己坐下来安静看;与同伴玩耍时,不会用语言交流,比如不会说“一起玩积木吧”“借我玩一下”,只会默默模仿或独自玩耍;家长主动引导说话时,会回避眼神交流,比如问“今天在幼儿园玩了什么”,孩子会低头摆弄玩具,不回应也不说话。

部分孩子还会出现“语言重复”却无意义,比如反复说“车车跑”,但并非在描述场景,只是机械重复,无法结合语境表达,这也是沟通能力不足的表现。

重庆看语言发育迟缓专家任永平医生,若孩子在对应年龄段出现上述2种及以上表现,且持续1-2个月无改善,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康复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做专业评估,早发现早干预,更易帮助孩子追赶语言发育进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青少年总怀疑自己 “不正常”?可能是 “青春期心理敏感”,这样疏导

下一篇: 多动症孩子为啥总惹事?背后有着复杂的生理与心理原因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