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代谢与尿酸生成的生物学机制!
时间:2025.10.13 16:47 作者:长沙京石结石医院
时间:2025.10.13 16:47 作者:长沙京石结石医院
嘌呤代谢与尿酸生成的生物学机制!
嘌呤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生成尿酸:外源性途径(饮食摄入)约占尿酸生成总量的20%,内源性途径(细胞代谢)占80%。尽管外源性比例看似较低,但对于代谢酶缺陷或排泄功能障碍的个体,饮食调控往往成为打破尿酸平衡的关键突破口。
嘌呤在体内的代谢路径具有严格的酶促反应规律:首先在肝脏经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生成次黄嘌呤,再进一步转化为黄嘌呤,终代谢为尿酸。正常生理状态下,尿酸通过肾脏(约70%)和肠道(约30%)排泄。当嘌呤摄入过量或代谢排泄障碍时,血尿酸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37℃时约为420μmol/L),即可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或尿酸性结石。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来源的嘌呤对血尿酸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动物性嘌呤的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植物性嘌呤,这与动物细胞结构中嘌呤的释放和吸收效率更高有关。因此,饮食控制的重点应优先聚焦于动物性高嘌呤食物。
上一篇: 严格限制的高嘌呤食物清单!
下一篇: 饮食碱化的临床价值与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