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遗传病吗 前列腺炎为什么会导致男性不育
时间:2022.06.30 15:37 作者:沧州市运河区华诺医院
时间:2022.06.30 15:37 作者:沧州市运河区华诺医院
前列腺炎是遗传病吗
也有可能是由于泌尿系感染而导致了这种前列腺发炎的情况,这时候主要是由于自身的一种疾病而导致,所以不会造成这种前列腺炎遗传给孩子的情况发生。一般是不会的,因为其发病重要原因与机体免疫下降、细菌入侵以及不注重卫生,特别是不勤换内裤、包皮过长等综合引起的。一般来说,前列腺炎是不属于遗传病的。
前列腺穿刺活检多少钱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指标增高,前列腺肛门指诊触及前列腺肿物或者前列腺B超、核磁发现前列腺中有占位性病变,怀疑前列腺癌,需要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定前列腺的病变性质,以便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患者在pic增高而没有进行过任何药物治疗,以及没有插导尿管或者肛门指检的情况下,pic增高提示前列腺癌的诊断必须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证实,可去泌尿外科进行就诊开穿刺检查单。穿刺完取材的前列腺组织,还需要送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病理诊断的费用也在1000-2000元之间。
前列腺肥大能治好吗
前列腺肥大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三种,一是等待观察,如果前列腺肥大出现的排尿症状、储尿症状都非常轻微,不影响个人的生活、饮食、工作等,可以不需要干预,仅仅是等待观察。手术治疗是针对一些反复存在前列腺增生,并且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不过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患者在选择前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评估。前列腺肥大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疾病。
前列腺炎为什么会导致男性不育
前列腺炎影响男性不育,是由于藏在前列腺内或进入精液中活的细菌会直接杀伤精子,或降低精子的活动力,从而不能受孕,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不少医学家进行过无数次试验证实,当每毫升精液中活的细菌数量超过100万个时,才会发生这种直接吞噬和杀伤现象,但患慢性前列腺炎时,精液中一般不会出现数量如此庞大的活细菌。关键在于患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炎分泌状况的异常以及前列腺液质量有问题。同时不可否认,精液中的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会直接损害精子。
前列腺炎对精子的影响究竟有哪些呢?
前列腺液数量的影响:正常男子每次射精的精液量是2-5毫升。少于2毫升或多于7毫升都会引起不育。前列腺液的分泌数量若增加,精子被稀释,每毫升精液里的精子数量必然减少。前列腺炎程度严重时。会妨碍前列腺液的分泌,结果使精液数量减少,精子缺少精浆的保护,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不育。
前列腺液质量的影响:炎症使精子的营养物质、锌的数量减少,锌是精子生存缺少不了的要素,锌是“生命之花”,缺了它精子就发挥不了作用。
前列腺酸碱度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时,一些酸质增加,pH值低于6使得前列腺液偏酸,精液的酸度增加,能杀死精子而降低生育能力。
精液粘稠度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时,细菌毒素或前列腺过度充血,使枸橼酸浓度和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使蛋白水解酶和透明质酸酶失调而影响液化过程,精液粘稠度很高,且不易液化,精子的活动力受限,以致不能生育;症状严重时性器官功能减退、阳痿、早泄、遗精、射精疼痛等现象便会相继出现;有时含有细菌或毒素的前列腺液在组成精液时还可以破坏精液内的有效成分,或直接损害精子,引起男性不育。这也是患男性不育症要治疗前列腺炎的原因。对未婚青年和原发不育者在治疗有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症时,不可坐热水盆浴或透热,以免进一步影响睾丸的生精能力。
腰酸痛尿多是什么原因
男性朋友如果您出现了腰酸痛尿多的现象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憋尿,性生活不节制,不注意卫生等,要注意治疗和预防,平时也要适量的运动。
1、感染因素(30%):
在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致病微生物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相似,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少数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多,绝对厌氧菌很少引起前列腺感染,革兰阳性菌在病因学中的作用尚有争论,大多数研究者同意肠球菌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然而其他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细球菌,类白喉对前列腺炎的致病作用。
2、化学因素(10%):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原因和致病原目前尚不清楚,致病菌有可能是无法确定的致病微生物,近年临床研究发现衣原体和支原体可能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或者它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有人推测可能是尿液反流入前列腺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
3、免疫因素(15%):
关于前列腺炎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初的通过研究前列腺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发现抗体包被细菌,以及抗前列腺抗体的存在,近应用动物模型成功模拟前列腺炎是一个自体免疫反应的过程,令人鼓舞的是研究发现在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中细菌产物提供了初的抗原刺激,引起随后的免疫反应过程。
4、其他相关因素(20%):
以往的研究已发现,性激素营养,过去泌尿系感染史,紧张程度,精神因素,过敏性和性生活等等,都是引起前列腺炎的潜在因素,在下述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中,欧美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尚缺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