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痉挛性脑瘫的一般诊疗知识 8个月宝宝脑瘫是什么症状
时间:2022.10.16 15:27 作者:杭州天目山医院儿科
时间:2022.10.16 15:27 作者:杭州天目山医院儿科
小儿痉挛性脑瘫的一般诊疗知识
痉挛性脑瘫患儿常见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主动运动减少,反射异常。临床症状呈肌张力增高样表现:肢体被动屈伸时,有“折刀”样表现。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上肢表现为腕关节掌屈,手握拳,拇指内收,手指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下肢表现为“芭蕾舞足”、脚尖着地,膝关节屈曲或过伸,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大腿内收,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患儿视觉功能发育不足,斜视。另外,还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胆小、畏缩、内向性格等。临床体征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头颅MR可见脑白质缺血缺氧性改变。
患儿出现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和姿势异常,主动运动减少,反射异常等表现,并且未逐渐加重,既往出生时有早产、难产以及缺血缺氧史,应考虑痉挛性脑瘫。头颅MR可见脑白质缺血缺氧性改变。
痉挛性脑瘫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治疗过程,需要手术结合康复。从治疗步骤来说,首先手术缓解痉挛,然后再行矫正畸形以及康复训练。单纯进行某一方面的治疗,效果不好;并且儿童发育期间,不宜过早接受肌腱延长手术。
目前,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SPR或SDR)是解除痉挛的首选方法。该术式是通过多导联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监测,相对精确指导手术;提高了手术效果、减低了风险。
手术解除了肢体痉挛,目的是为日后的康复训练打下基础;术后的康复训练是的保证。康复在术后早期即可开始,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作双下肢的被动运动。术后的康复治疗应贯穿患者的一生,以争取大的。
8个月宝宝脑瘫是什么症状
宝宝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那么8个月宝宝脑瘫症状是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8个月宝宝脑瘫症状,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8个月宝宝脑瘫症状脑瘫在早期症状不明显,是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表现出来的。如3个月俯卧位不能抬头、抬胸;4个月手不张,仍是握拳状,坐着时头不能竖立;4~5个月不会翻身,不会伸手拿东西;5~6个月不会坐,坐时姿势不像正常孩子那样自然,6~7个月扶站时双腿交叉;8~9个月不会爬等等,说明发育落后。此外,肌张力增高,四肢有点僵硬,头喜欢向后仰,6个月后还有惊跳反应,这些都是脑瘫的早期表现。
主要表现:
1.运动发育不灵活,4-5月不会翻身,9-10个不会爬,肌张力不正常和姿势不正常,肌张力不高,坐姿和爬姿与正常的孩子不同。
2.运动很少或很多,刻板似的运动
3.反射的异常,把东西放到手心里,孩子会抓握反应,有允洗反应。先天反射到6个月以前会全部消失,如果还没有消失就不正常了。
4.如果有早产,窒息,家庭遗传等的历史,孩子有可能脑瘫,7.8月可以诊断。
宝宝脑瘫的危害运动障碍
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出现尖足(脚后跟不着地)剪刀布(双腿走路有交叉),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姿势障碍
脑瘫儿童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竖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智力障碍
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有1/4。
宝宝为什么会得脑瘫治疗脑瘫的专家介绍说,宝宝的脑瘫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1、宝宝生产前原因:
妊娠6个月内的因素有:先天畸形、遗传缺陷、子宫内感染、先兆流产、母亲中毒、母亲接受X线照射、药物中毒、妊娠中毒症。
妊娠6个月后的因素有:妊娠毒血症、胎盘和脐带异常、产前出血、血型不和、胎儿生长迟缓、多胎妊娠。为什么脑瘫会出现在孩子身上?
2、宝宝生产时原因:产时胎儿缺氧、难产、新生儿窒息、巨大胎儿、早产儿及未成熟胎儿、低体重儿、产伤(如:颅内出血)造成脑缺氧、生后呼吸衰竭。
3、宝宝生产后原因:出生后一个月内新生儿出现:容血性黄疸、新生儿休克、颅内损伤、脑炎、脑膜炎、肺炎以及各种感染引起的脑病。
看了“8个月宝宝脑瘫症状”的人还看了:
1.8个月宝宝缺钙是什么症状
2.10个月宝宝脑瘫症状
3.8个月宝宝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4.宝宝脑瘫的原因是什么
5.13个月宝宝脑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