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超群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疗专科——济南国医堂医院_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解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时间:2025.07.23 11:29 作者:济南国医堂医院
时间:2025.07.23 11:29 作者:济南国医堂医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较为剧烈,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活动与休息。长期疼痛是否会引发肌肉萎缩,是患者及家属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长期疼痛抑制肌肉活动
长期的剧烈疼痛会使患者对疼痛部位产生强烈的回避心理,哪怕是轻微的活动都可能引发剧痛,因此患者会本能地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甚至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指出,肌肉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依赖于持续的活动刺激,长期缺乏活动会导致肌肉代谢减缓,纤维逐渐变细,进而引发废用性萎缩。
二、疼痛引发神经-肌肉调节异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会干扰神经对肌肉的正常支配,造成神经信号传导紊乱,使肌肉难以正常收缩。同时,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食欲减退,身体营养摄入不足,肌肉缺乏必要的营养供给,进一步加快了萎缩的进程。
三、个体差异影响肌肉萎缩
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肌肉萎缩,个体差异明显。疼痛程度较轻、能维持一定活动量的患者,肌肉萎缩的可能性较小;而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且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肌肉萎缩的风险则显著增加。此外,患者的年龄、基础体质以及是否进行康复锻炼等,也会影响肌肉萎缩的发生与发展。
四、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的方法
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强调,有效控制疼痛是预防肌肉萎缩的核心,只有疼痛缓解,患者才愿意增加患病部位的活动。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从简单动作开始逐步增加强度,并保证蛋白质等营养的充足摄入,能有效延缓或改善肌肉萎缩。
长期疼痛可能通过抑制活动、影响神经-肌肉调节等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肌肉萎缩,但个体差异较大,通过科学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