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法为主治疗脑瘫 小儿脑瘫治疗常识
时间:2021.04.20 13:55 作者:江苏神经内科医院
时间:2021.04.20 13:55 作者:江苏神经内科医院
“靳三针”法为主治疗脑瘫
选穴主穴:主穴选头部特定穴位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5寸共四针),智三针(前发际与头部正中线交界为针,左右旁开3寸各一针),颞三针(耳尖上2寸为针,前后旁开1寸各1针),脑三针(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为针,左右旁开1.5寸各1针)。配穴加减:按中医辨证,好动难静属阳证者加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喜静少动属阴证者加足智针(涌泉穴为针,跖趾关节横纹至足跟连线的中点为第2针,又称泉中穴。泉中穴向内旁开0.8寸为第3针,又称泉中内)。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加舌三针(廉泉穴上0.5寸为针,又称上廉泉穴,上廉泉穴左右各旁开1寸为第2针、第3针),廉泉、天突、神门、大钟、通里、水沟、金津、玉液;运动障碍加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肩k、风市、伏兔、环跳、阳陵泉。运动障碍加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痰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丰隆;颈软者加天柱;腰部瘫软者加腰阳关。热盛加大椎;阴液不足加血海;肝风内动加风池、行间;面部表情异常加颧s、地仓、上星、印堂、百会;手指徐动加八邪;足趾徐动加解溪、八风。
小儿脑瘫治疗常识
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月内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病因不清,病理表现多样,现无手段,佳治疗方案以运动功能训练,结合手术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脑瘫通常分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痉挛型占患者的60%-70%,手足徐动型占患者的20%,其余类型均少见。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目前痉挛型脑瘫的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主要通过选择性切断脊神经后根,解除过高的肌张力和痉挛,预防和矫正各种畸形,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能力,获得较大功能恢复。手术可在腰骶部和颈部进行,以前者居多。手术适应证:1、单纯痉挛,肌张力在3级以上,2、无明显固定挛缩畸形或仅有轻度畸形,3、脊柱四肢有一定的运动能力,4、智力接近正常,可配合手术后康复训练,5、严重痉挛与僵直,影响日常生活、护理、康复。手术禁忌证:1智力低下,不能配合康复训练,2、肌力弱,肌张力低下,3、手足徐动,共济失调和扭转痉挛,4、肢体严重的固定痉挛畸形,5、脊柱严重畸形和脊柱不稳定。手术效果:腰骶段SPR解除下肢痉挛的为90-95%,功能改善率为75-80%,肌张力平均减低3级。对上肢痉挛和流涎、语言和发音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颈段SPR手术对上肢痉挛的为64-83%,肌张力平均减低3级。术后应当强调规范、长期的康复训练,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改善。并发症:并发症术后早期出现感觉异常,迟钝或丧失,麻木,疼痛,深感觉障碍,两点分辨觉异常,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后期可发生感觉异常,顽固性疼痛,痉挛无缓解或复发。肢体无力,大小便及肠道功能障碍,腰椎变形、脊柱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