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怎么护理才好 有些妈妈怀疑孩子有脑瘫
时间:2021.06.12 16:49 作者:江苏神经内科医院
时间:2021.06.12 16:49 作者:江苏神经内科医院
早产儿脑瘫怎么护理才好
早产儿脑瘫是现在较多见的一种脑部发育障碍,它不仅给患者的健康成长造成阴影,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形成一定的负担。那么你知道早产儿脑瘫怎么护理才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早产儿脑瘫的护理方法。
早产儿脑瘫的原因1、母体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母亲妊娠的年龄与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母亲年龄在25~34岁的产妇其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低为0.092%,母亲年龄在40岁以上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高为0.33%,母亲年龄不足20岁的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是25~34岁母亲组的两倍。
2、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引起早产儿脑瘫。胎儿期缺血、缺氧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病因,在胎儿期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子宫血流进行气体交换以获得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均可造成胎儿缺氧,而胎儿较长时间的缺氧会影响脑组织的发育引起脑损伤,轻度缺氧时母体多无明显症状,但对胎儿则会有影响。
3、遗传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脑性瘫痪中影响越来越重要,有明显产前因素的脑性瘫痪中1/6为遗传因素所致,虽然遗传因素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但存在着与脑性瘫痪有关的易感因素
早产儿脑瘫的护理方法1、日常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根本的活动,小儿脑瘫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练习。更衣时应留意患儿的体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2、营养合理
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高营养。例: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牛乳、豆浆、蛋花汤等。
3、注意
患者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晨间护理细心,定时巡视病房,尤其夜间后加强巡视,防止小儿坠床、烫伤、自伤、他伤等其它意外事故发生。
4、健康教育
家属防止患儿的异常姿势,并教患儿练习应该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动作。例如:翻身,爬行,用手持物,单膝跪立等。定期接种各种疫苗。
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法首先,通过脑瘫的药物治疗进行辅助对症。在婴儿期,可以辅助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谷氨酸、脑活素、脑复康等。病变一旦固定,这些药物也就起不了作用。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松弛药物如巴氯酚等。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及药物毒性蓄积等不良反应。
其次,对于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瘫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早期治疗中,尤为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使脑组织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中,使被损害部分的机能得到代偿,从而使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接着,中医治疗: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和按摩。
后,进行手术治疗,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就成为重要手段。手术又分为神经手术和矫形手术两大类。
有些妈妈怀疑孩子有脑瘫
有的家长说,怀疑孩子有脑瘫,思想负担很重,非常焦虑,到处求医,给孩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今天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1、头后仰,会不会脑瘫?
出生几个月的正常孩子,在侧卧位时,可以有头后仰,如果孩子在仰卧位时,头能放得很平;扶坐位时,头部不后仰。那么,侧卧位头后仰,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不会有脑瘫。
2、小婴儿俯卧位时,有飞机手,是不是脑瘫?
如果是个正常出生的宝宝,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也有这种现象,只要其他方面正常,不会是脑瘫的表现。
3、足尖着地,是不是脑瘫啊?
如果是正常孩子,足月出生,在七、八个月以前,扶着站立位时,可以有足尖着地现象,我们观察过100个正常婴儿,在一岁以前,有23个孩子有足尖着地现象,他们到一岁多,都会走路了,没有发生脑瘫。
总之,脑瘫诊断的必备的条件是,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有脑损伤,正常出生足月新生儿,没有脑损伤,是不会得脑瘫的。即使是早产儿,没有脑损伤,患脑瘫的可能性也不大。妈妈们!不要按照网上的材料去找孩子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痛苦,足月新生儿脑瘫发生率是1.3‰,早产儿也只有约3%,他们如果没有脑损伤,是不会患脑残的。
上一篇: 新生儿脑瘫判断 早产儿脑瘫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