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儿童性脑瘫 脑瘫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时间:2021.06.17 15:26 作者:江苏神经内科医院
时间:2021.06.17 15:26 作者:江苏神经内科医院
如何治疗儿童性脑瘫
儿童性脑瘫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受到各种损害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还常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在脊髓灰质炎控制以后,脑瘫已成为引起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大体分为三型:1、痉挛型(约60%)。主要表现为肢体肌肉僵硬、动作笨拙、不协调;扶站时,双足下垂,内翻,足尖着地,足跟不能踩平。走路时呈踮足、剪刀样步态。痉挛症状常在患儿用力、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减轻。由于关节痉挛,自主运动十分困难。严重者出现肌腱挛缩,关节畸形。2、手足徐动型(约25%):患儿在静止时常出现缓慢的、蠕动样、无规律、不能自控的、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通常累及全身,头控能力差,面部常有怪异表情,有时反复出现舌尖节律性伸出与缩回动作,躯干和上肢的不自主动作较为突出,入睡后异常动作消失。3、其他类型(15%):包括共济失调型、强直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迄今为止,尚没有绝对有效脑瘫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控制脑瘫的症状:1、药物治疗:口服解除肌肉痉挛的药物(巴氯芬、苯二氮卓类等)暂时控制肌肉痉挛;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对脑瘫病人脑部损伤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2、康复训练:(1)单纯康复训练:针对肌张力3级以下痉挛性脑瘫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2)术后康复训练: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3、手术治疗:肌张力≥3级的痉挛性脑瘫和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需手术治疗。较常用的手术方式:(1)功能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适用于肌张力≥3级、无明显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智力基本正常的痉挛性脑瘫和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2)肌肉肌腱松解及骨关节矫形手术(适用于肌张力≥3级、伴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及智力基本正常的痉挛性脑瘫)等。
脑瘫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一、调整心态,正确面对
一个家庭,不幸生下一个患有脑瘫的孩子时,一定十分痛苦。在初期,很多家长会有强烈的罪恶感或失望、羞愧、可怜等心理问题,导致有的患儿会失去治疗关键时期,造成更不幸的后果。当医师诊断患儿有脑瘫危险时。
一般家长所受的打击相当大,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1、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2、为什么这种事会落到我的头上?
3、是不是因我有病而伤害了患儿大脑?
4、如果我不结婚就不会有这种事?
5、生出这样的孩子多丢人,他(她)将来怎么办?
6、不要他(她)不行吗?可是孩子需要母(父)爱,我可怎么办呢?
7、那么多康复费用,怎么支付啊?
面对这些难以回答甚至无解的问题,关键是接受和适应的问题。家长一定要通过咨询专科医师来科学的看待问题。真的想不通的可以看看心理医生,倾诉一下自己的情感,调整一下心态。一时过不去的问题,也可以用时间消磨法来淡化它。
二、早期就诊,配合康复
年轻的家长们都要学会做一个有心的人,平时要认真观察自己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经常和身边的家长们交流经验,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若发现有什么异样的情况及时到儿童专科医院就诊。一旦经医生诊断为脑瘫、有运动发育障碍(落后)及脑瘫可能的请务必及时到儿童专业康复机构进行早期、系统、有效、正规的康复治疗。且不可听信广告、谣言而“病急乱投医”,这样做往往会枉费巨大的金钱,更是耽误了孩子宝贵的康复黄金时间,得不偿失。
三、加强学习,精心护理
小儿脑瘫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很多小儿常需要几月、几年的康复,有的甚至需要终生康复。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家长会承担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们在康复医院要配合治疗师做好机构康复,另一方面他们要承担孩子在家中的康复护理工作。所以,家长的康复知识储备也是很重要的,家长不但要向康复医师、治疗师学习康复知识,而且要通过自学等方式加强对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一个负责任的脑瘫儿童家长到自己的孩子康复到一定的程度后,自己也已经是一个较好的康复治疗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