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康瑞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脑梗血液化验检查什么?

脑梗血液化验检查什么?

时间:2024.07.14 09:21 作者:昆明康瑞医院

脑梗,即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血液化验检查在脑梗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那么,脑梗的血液化验都检查些什么呢?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脑梗发生后,身体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如果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感染是脑梗的常见并发症,会影响病情的恢复。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是否存在贫血。贫血会影响脑部的氧气供应,可能加重脑梗后的脑损伤;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能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小板计数异常增高可能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是脑梗的危险因素;而血小板计数减少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影响脑梗治疗过程中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使用。

二、血生化检查

血糖:高血糖是脑梗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脑梗发生后,机体的应激反应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因此,检测血糖对于了解脑梗的发病原因、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升高和HDL-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的主要病理基础。通过检测血脂,可以评估患者的脑梗风险,并指导降脂治疗。

肝肾功能:脑梗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需要定期检测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和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等。脑梗患者在急性期可能由于进食减少、脱水治疗等原因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这些电解质紊乱会影响心脏和神经肌肉的功能,需要及时纠正。

三、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主要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是监测华法林等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效果的重要指标。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常用于监测肝素等抗凝药物的治疗效果。

纤维蛋白原(FIB):FIB水平升高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和凝固性,促进血栓形成;同时,在脑梗的溶栓治疗过程中,FIB水平也可以作为评估溶栓效果和出血风险的指标。

D-二聚体: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在脑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用于评估脑梗患者的预后和复发风险。

四、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脑梗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评估脑梗的发病风险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血液化验检查是脑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脑梗的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化验检查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脑梗的风险或已经发生脑梗,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神经错乱怎么治疗?

下一篇: 脑出血开颅手术成功率是多少?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