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走路就是脑瘫吗?康复应遵循哪些原则?
时间:2025.02.24 16:26 作者: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
时间:2025.02.24 16:26 作者:昆明康瑞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是密切关注着他们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当孩子到了应该学会走路的年龄却仍未迈出第一步时,许多家长心中不免泛起疑虑:“孩子不会走路,难道是脑瘫吗?”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昆明康瑞医院康复专家郑琳,为我们揭开谜底,并分享脑瘫康复应遵循的原则。
一、孩子不会走路,就是脑瘫吗?
郑琳医生指出,孩子不会走路并不一定意味着脑瘫。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主要由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然而,不会走路的症状也可能与其他多种疾病相关。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行走困难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来明确诊断。
脑瘫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感知觉和智力缺陷。临床分型上,脑瘫可分为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表现各不相同,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细致鉴别。
二、脑瘫康复应遵循哪些原则?
1.早期发现与诊断
郑琳医生强调,早期发现与诊断是脑瘫康复的关键。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可以尽早明确诊断,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主动参与的原则
在康复过程中,孩子的主动参与至关重要。任何功能的改善或获得,都需要通过学习来达到。因此,家长和康复师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全面康复的原则
脑瘫康复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恢复,还包括生活自理、心理素质、接受教育、学习技能以及积极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郑琳医生提倡全面康复的理念,旨在为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4.据年龄不同确定康复治疗的重点
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其运动功能、认知水平、社交能力等表现各不相同,因此康复需求也存在差异。郑琳医生指出,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康复治疗的重点内容,以确保康复效果。
孩子不会走路并不一定意味着脑瘫,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脑瘫康复过程中,应遵循早期发现与诊断、主动参与、全面康复以及据年龄不同确定康复治疗重点等原则。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的郑琳医生在此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愿为广大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