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康瑞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关于抽动症,这些事家长一定要知道

关于抽动症,这些事家长一定要知道

时间:2025.03.27 16:14 作者:昆明康瑞医院

抽动症,学名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身体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它并非孩子的坏习惯,而是一种需要被正确认识和对待的疾病。

一、抽动症的表现

抽动症主要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眨眼、皱眉、咬唇、歪嘴、摇头、耸肩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尖叫等。这些症状反复发作、交替出现,且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等因素有所变化。

二、抽动症的病因

目前医学界尚未明确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推测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染、压力、焦虑、惊吓、疲劳、过敏、被提醒、父母管教过严、观看恐怖片、过长的屏幕时间等都可能是抽动障碍的加重因素。

三、抽动症的危害

长期或严重的抽动会对儿童生理、心理带来诸多危害,如社会交往中被孤立,产生焦虑、抑郁、低自尊等情绪;长期严重抽动所致的重复性非生理性运动可引起抽动部位疼痛和损伤;此外,抽动常伴有诸多共患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等。

四、抽动症的诊断

抽动症是一个排他性诊断,无法通过某个特异性检查来确诊。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同时做一系列神经心理行为测试、脑电图检查、血常规、血沉、抗“O”、铜蓝蛋白等辅助检查,鉴别和排除与抽动症相似的其它疾病。

五、抽动症的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于轻度抽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可以通过心理行为治疗,不需要药物干预;对于中重度抽动,影响日常生活、学校和社会活动的,当心理教育和行为治疗无效或无法控制时,需要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也可作为辅助手段,如中药及外治治疗,包括经颅磁治疗仪、针灸、耳穴、揿针等。

六、抽动症的注意事项

1.家长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于专注孩子的举止与动作,过度关注及提醒会无形中强化孩子的抽动,更不要采取斥责打骂的方式,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及紧张,加重症状。应该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进行正向引导。

2.孩子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服用中药还是西药,都不能随意停药,要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或停药,以防突然停药造成病情反复或症状加重。

3.孩子应忌食含碳酸、咖啡因的饮料或食品,忌食含孜然、胡椒类烧烤食物,少食油腻、油炸食品及甜食。

4.控制孩子的屏幕时间,电脑、电视、手机每天使用不超过30分钟为宜,避免看血腥、紧张的电影电视剧、玩刺激性游戏。

5.让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文艺活动,适度增加运动、减轻学业负担,保证孩子的睡眠。

6.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7.家长要与老师做好沟通,让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一系列行为是由于疾病导致的,并非调皮捣蛋,获得老师的理解,同时协调同伴关系,减少来自学校及同伴社交带来的歧视。

抽动症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家长正确认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大多数孩子在青春期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抽动症儿童创造一个理解、包容、支持和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4月4—5日,北京神内专家万继峰昆明康瑞限时会诊

下一篇: 名医到家门!昆明康瑞医院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内科专家万继峰主任来院会诊,火热预约中~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