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康瑞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特发性震颤治疗新突破:DBS与FUS带来康复新希望

特发性震颤治疗新突破:DBS与FUS带来康复新希望

时间:2025.04.19 15:28 作者:昆明康瑞医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这一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正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根据《中国震颤患者白皮书》新统计数据显示,特发性震颤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达4.6%,患者人数已超过1000万,远高于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然而,许多患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不足,延误了较佳治疗时机。本文将详细解析特发性震颤的症状表现、治疗手段以及新技术进展。

一、特发性震颤的症状表现

特发性震颤的核心症状是上肢远端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通常表现为手部在持物、书写或进食时出现明显抖动。随着病情进展,震颤可能累及头部(点头或摇头样震颤)、声音(发音震颤)、舌部以及面部。部分患者在晚期可能出现意向性震颤(动作越精细,震颤越明显),甚至影响步态稳定性。除运动症状外,特发性震颤患者还可能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听力下降等。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二、特发性震颤的外科治疗手段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震颤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重要选择。目前成熟的手术方式包括: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电极植入大脑特定核团(如VIM核团或PSA-VIM双靶点),利用电脉冲调节神经环路,纠正失衡功能。DBS手术具有可调控性,可根据病情进展调整刺激参数,是目前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金标准”。

磁共振引导下的超声聚焦(FUS)

这是一种无创治疗技术,无需开颅即可精准聚焦震颤相关脑区,破坏异常神经元。与DBS相比,FUS避免了手术感染和出血风险,特别适合对手术有顾虑的患者。

特发性震颤虽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患者完全可以实现症状的有效控制。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外科干预,选择适合的方案是关键。如果您或家人正受震颤困扰,建议尽早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开启科学治疗之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3岁还不会叫妈妈……脑发育不良孩子的重生之路,医生详解5大康复方案

下一篇: 后悔没早打疫苗!72岁老人带状疱疹痛到绝食,医生:一针能避免70%的神经痛折磨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