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还不会说话别再当开窍晚!医生:这些错误认知,正让无数脑发育不良孩子错失康复良机!
时间:2025.05.01 17:02 作者:昆明康瑞医院
时间:2025.05.01 17:02 作者:昆明康瑞医院
3岁的轩轩,还不会说话,走路也摇摇晃晃,反应总是比同龄孩子慢半拍。家人却认为“孩子开窍晚,长大就好了”,迟迟未带孩子就医。直到在幼儿园入学体检中,轩轩被确诊为脑发育不良,此时距离极佳治疗时间已过去太久,康复难度大幅增加。这样的场景在临床中屡见不鲜,昆明康瑞医院何栋源医生痛心指出:“对脑发育不良的错误认知,正让无数孩子错失康复良机。”
误区一:孩子“晚长”=正常?警惕发育信号异常
很多家长抱有“贵人语迟”“晚长不是病”的观念,认为孩子说话晚、走路迟只是发育节奏慢,无需干预。何栋源医生强调,脑发育不良是因胎儿期或婴幼儿期脑部受到损伤或发育障碍导致的疾病,除语言、运动发育迟缓外,还可能伴有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表现。若孩子出现3个月不能抬头、1岁仍不会独坐、2岁还不会叫爸妈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切勿将异常表现当作“正常晚长”而延误诊断。
误区二:脑发育不良治不好,放弃治疗?科学干预可改善
部分家长在孩子确诊脑发育不良后,因听信“治不好”“白费钱”的言论,选择放弃治疗。何栋源医生明确表示,虽然脑发育不良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早期、系统的干预,多数患儿的症状能得到显著改善。目前,医学上采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手段,可促进大脑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孩子的运动、认知、语言等能力。临床数据显示,接受正规治疗的患儿,约70%在3-6个月内运动发育指标明显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也能逐步增强。
误区三:康复训练就是“随便练练”?专业指导是关键
一些家长认为康复训练只需让孩子多活动、多练习即可,无需专业人员指导。何栋源医生指出,脑发育不良患儿的康复训练需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科学方案。例如,对于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需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改善肢体功能;对于语言发育障碍的孩子,则要进行语言理解、发音、表达等针对性训练。错误的训练方式不仅无法达到效果,还可能因过度用力导致关节损伤。因此,必须由专业康复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并在训练过程中实时调整。
误区四:治疗只是孩子的事,家长不用参与?家庭配合是基础
不少家长觉得治疗是医生和康复师的工作,自己无需过多参与。何栋源医生强调,家庭环境对脑发育不良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家庭康复训练,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训练;同时,营造充满关爱和鼓励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研究表明,家长积极参与康复的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40%,康复效果也更为显著。
昆明康瑞医院:脑发育不良患儿的康复希望
昆明康瑞医院在脑发育不良治疗领域拥有强大的专业实力。医院由何栋源医生领衔,汇聚神经内科、儿童康复科、中医儿科等多学科专家,形成“医-康-护-教”一体化诊疗团队,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为患儿制定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医院配备经颅磁刺激仪、儿童康复训练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结合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疗法,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此外,医院还开设家长培训课堂,定期开展康复知识讲座,指导家长掌握家庭康复技巧,构建院内治疗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多年来,众多脑发育不良患儿在这里重获成长希望,逐步缩小与正常儿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