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婴儿会吃手吗 脑瘫宝宝的表现
时间:2020.07.10 10:38 作者:上海帕金森医院
时间:2020.07.10 10:38 作者:上海帕金森医院
脑瘫婴儿会吃手吗
脑瘫患儿也是可以吃手的,但是他可能吃手的时间会比较晚一点,比如要达到五六个月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脑瘫的表现: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3、出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4、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得去给孩子做一下颅脑磁共振的检查,如果是确定有脑发育不良的话,得需要给孩子配合着营养脑细胞的药物处理,比如鼠神经刺激因子,或者是神经节苷脂,同时配合着康复锻炼。
脑瘫宝宝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在平时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而判断出其是否患有脑瘫病症。那么,脑瘫宝宝的表现都有哪些呢?
1—3月的早期症状
1、不注意看人,不凝视,追视差,不笑;
2、非对称性姿势
3、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俯卧位不能抬头。抬头动作标志抗重力肌的发育情况,正常时2—3个月可抬头45度—90度;
4、肌张力增高: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背屈呈对称性,有时头偏向一侧,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
5、肌张力低下:全身发软,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4—6月的早期症状
1、反应迟钝: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不灵活;表情呆板不灵活,逗时无反应,叫名无反应。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2、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4、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5、身体扭转: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6、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坐位呈后倾;如果全身发硬持续生后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7、俯卧位抬头小于90度,拉起时头不跟,坐位呈全前倾,全身仍发软;如果“全身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持续生后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8、拇指内收和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不能伸手抓物: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如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0、不会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11、斜视: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残存原始反射,如非对称性姿势。
1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7-12个月的早期症状
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7-12个月)则有一些其他症状表现:
1、8个月后还用脚尖站立。
2、8个月后下肢不使用或短暂地支持体重;
3、9个月后不能独坐。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等不灵活,不协调;在10个月后出现手笨有诊断意义。
5、10个月后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6、12个月后不能抓站。
7、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8、12个月以后不会与人再见,有诊断意义。
9、12个月以后流口水及“吃手“,有诊断价值。
上一篇: 肌肉萎缩怎么治
下一篇: 神经内科主要看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