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合医院专家为大家揭开脊髓空洞症的神秘面纱
时间:2020.07.21 16:02 作者:上海帕金森医院
时间:2020.07.21 16:02 作者:上海帕金森医院
脊髓空洞症,恐怕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其实,它是脊髓的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病变,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据美国的表明,脊髓空洞症发病率在十万分之八点四,也就是说十万人中有9个人会发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后果较严重。为此,上海综合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为大家揭开脊髓空洞症的神秘面纱。
症状:病情隐蔽易忽视
先来说说什么是脊髓吧。脊髓位于椎管内,由灰质和白质组成,是人体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受大脑控制,是连接大脑与全身器官的主要通道。换句话说就是大脑有任何指令,脊髓都会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给全身各个组织,也会把全身组织的感觉给大脑。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增生,好发部位为颈、胸段脊髓。该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脊髓空洞主要症状有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等。早期主要症状时发麻、疼痛等,后期主要症状时四肢乏力、疼痛,甚至出现走路不稳等,如果随着病情发展,甚至还会有肢体残疾的可能。
脊髓空洞症属于进行性疾病,但是病程较慢,有的甚至迁延数十年。据,脊髓空洞症发病率在十万分之八点四,也就是说十万人中有9个人会发病。专家介绍,正是因为脊髓空洞症病情隐蔽、发病率低,容易被及非专科医生所忽视。脊髓空洞症早期症状主要为颈肩酸麻痛,比较容易与颈椎病相混淆;另外,肢体疼痛、温热感的减退也是脊髓空洞的典型症状表现。专家说,曾碰到有脖子疼、肢体麻木,一直当颈肩腰腿疼治疗,还有些感觉障碍下降,捧着热水杯不知道太热而引起烫伤,但通过颈椎核磁共振检查确诊原来是脊髓空洞症惹的祸。
早发现早干预
脊髓空洞症发病率不高,但是它的危害是肢体残疾。专家建议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留下的后遗症就会小一些。
不少脊髓空洞症病人因早期症状多表现为颈肩腰腿痛,拍腰椎、颈椎CT或X光检查导致误诊或漏诊,专家指出,脊柱的核磁共振检查才是脊髓空洞症的金标准,不仅可充分显示脊髓空洞的部位、大小和范围,也可明确其相关的后颅底发育畸形的程度。
专家,一旦出现脖子疼、肢体麻木、甚至走路不太稳,或是痛温觉等感觉下降,都要及时就医,排除是否可能是脊髓空洞症。一旦确诊为脊髓空洞症,应根据病情进展等,尽早手术干预。
上一篇: 重症肌无力的胸腺切除问题
下一篇: 没有力气、懒、吞咽困难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