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肤康皮肤病专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原学

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原学

时间:2020.09.15 15:31 作者:深圳肤康皮肤病专科

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原学?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软疣为流行性疾病,感染人类的痘病毒有许多。引起传染性软疣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较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μm。电镜研究,病毒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集聚成大颗粒,称颗粒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形成细颗粒型病毒(中期型);后形成一层砌样外壳和哑铃状DNA内核,整个胞质基质变成病毒包涵体,又称软疣小体。形态学上与痘疮、牛痘、羊痘及其他动物病毒相似。目前培养及动物试验均尚未成功。曾报道传染性软疣能在原代人羊膜、人包皮成纤维、猴肾及FL中产生病变效应(CpE)。不过,但因其不能通过脱膜阶段而使该病毒难以在中生长,故不能将培养分离病毒作为常规。

传染性软疣病毒因不能在组织培养中繁殖而妨碍了对其DNA的分析,有限的报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于痘苗病毒,它至少有两个亚型。自分离的病毒定名为Ⅱ型,自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定名为Ⅰ型。但两个型病毒的病灶不一定局限于某个部位。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颗粒形态与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颗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状结构,有别于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此外软疣病毒无囊膜,有别于塔那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有通过电镜才能作出诊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学

下一篇: 传染性软疣治疗方法是什么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