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瘫成年后的症状 如何早期发现宝宝是否脑瘫
时间:2022.11.30 15:19 作者: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
时间:2022.11.30 15:19 作者:武汉天佑之星儿童医院
轻微脑瘫成年后的症状
对于比较轻微的脑瘫来说,一般成年以后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在影响方面相对比较小,可能会出现走路姿势不是特别的好看,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但是基本的生活和工作都能够胜任。当然作为新生儿出现脑瘫来说,平时要加强护理,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这也是确保未来孩子能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临床表现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6、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日常生活护理指导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正确护理患儿。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根本的活动,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脑瘫患儿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训练。
更衣时应注意患儿的体位,通常坐着脱衣较为方便。为患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更衣时一般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要注意培养患儿独立更衣能力。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卫生梳洗训练,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随年龄增长教会患儿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预示,学会使用手纸、穿脱裤子的动作等。
功能训练瘫痪患儿大脑病损是静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非永远固定不变。如不早期进行恰当治疗,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会固定下来,同时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进而加重了智力障碍。婴幼儿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康复治疗措施恰当,可获佳效果。
对瘫痪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并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促进肌肉、关节活动和改善肌张力。还可配合推拿、按摩、针刺及理疗。严重肢体畸形者5岁后可考虑手术矫形。对伴有语言障碍的患儿,应按正常小儿语言发育的规律进行训练,尤其0-6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平时要给患儿丰富的语言刺激,鼓励患儿发声、矫正发声异常,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以增强患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势力。
如何早期发现宝宝是否脑瘫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指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包括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性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脑性瘫痪是一个综合性的名称,本病除具有运动功能障碍以外,还可表现为智力障碍、抽搐,以及视力、听力和语言功能的障碍;而其中早早出现问题的就是运动功能障碍。为此,我们以孩子大运动发育水平的正常与否作为判断其有无脑瘫的早期指征。大运动主要指坐、站立、跑和跳等,如果小儿已超出规定年龄段范围让不会做这些动作,就应高度怀疑孩子有脑瘫的可能性,此时家长必须带孩子去神经内科就诊,以尽早明确诊断,尽快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因为孩子越小康复训练的效果就越好。在临床上我们碰到过不少这样的孩子,但家长往往都不愿意正视这一现实,而依我们的经验,这种方法的准确率又确实较高。有脑瘫的孩子往往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可出现脖子发软;8个月时还不会坐;四肢发硬,活动很少,特别是下肢较为明显,到了1岁3个月时还不会走,例如:有一男孩,一岁3个月时仍不能行走自如,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经神经科医生诊断,发现在孩子脑室旁的脑白质处有一小块产生了病变。通过这个实例是想告诉每位孩子的父母亲们:,要学会观察脑瘫早期可以发现的一些迹象;第二,有可疑征象时不要惧怕现实,而应及时去证实或否定;第三,一旦确诊,应及时地、耐心地坚持给孩子进行早期的干预训练。
上一篇: 武汉儿童说话不清晰好的语言康复训练排名
下一篇: 武汉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