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眩晕” 到血压稳:中医视角下的高血压调理逻辑
时间:2025.11.07 16:08 作者: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时间:2025.11.07 16:08 作者: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高血压在中医范畴多归属于“眩晕”“头痛”,其发病核心并非单纯“血压数值升高”,而是机体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与西医侧重直接降压不同,中医强调“治病求本”,通过调理整体机能、疏通经络气血,从根源改善体质,实现血压稳定与症状缓解的双重目标,尤其适合轻中度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前期及西药不耐受的人群,是高血压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一.中药治疗
核心原则是根据证型用药,常见证型有肝阳上亢、痰湿内阻、阴虚阳亢等。
肝阳上亢者常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痰湿内阻者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祛湿,阴虚阳亢者可选杞菊地黄丸滋阴降火。
中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抓药。
二.针灸与推拿
针灸常用穴位有百会、风池、太冲、曲池、足三里等,通过针刺调节经络气血,辅助降压。
推拿可按摩太阳穴、风池穴,或沿督脉、膀胱经刮痧,缓解头晕、头胀等症状,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三.食疗调理
遵循“低盐、低脂、清淡”原则,多吃芹菜、冬瓜、苦瓜、菊花、决明子等具有清热平肝、利水祛湿作用的食材。
避免辛辣、油腻、过咸食物,戒烟限酒,可适量饮用菊花茶、山楂茶(胃酸过多者慎用)辅助调理。
四.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怒、焦虑,可通过冥想、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节气血。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控制体重,减少劳累,从根本上改善体质以辅助降压。
中医调理的核心是“个体化与持续性”,中医治疗高血压并非“一刀切”的方案,而是基于个体差异的辨证施治,其优势在于不仅能辅助降低血压,更能改善头晕、头痛、失眠等伴随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从根源调理体质减少血压波动。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需长期坚持,不可急于求成。
上一篇: 肺结节不用 “一刀切”!中医辨证调理,改善体质,远离结节困扰
下一篇: 武汉那家医院治疗脑梗后遗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