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滥用药有哪些危害?

发布于 2011-06-27 13:09

  每一位孕女都希望能够拥有健康、聪明、漂亮的宝宝。对于药品,人们通常会认为按药品说明说服用是很安全的。其实,对于孕妇来说,一旦误用或是滥用药物,很有导致难以弥补的后果。那么,孕妇滥用药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

  孕期,尤其是早孕阶段,不经医嘱自己滥用药,特别是某些抗生素、激素、止痛药和镇静安眠药等,这是引起畸胎的重要因素。

  有病不用药,怕影响胎儿:孕期不可滥用药,但并非是不用药,大多数药对胎儿还是安全的,所以代孕期患病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切不可“忌药讳医”。

  不注意防治风疹等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巨细胞病毒可严重损害胚胎组织、引起畸胎、流产。这是孕妇滥用药的危害之一。因此,代孕妈妈不可忽视上述病毒感染,应积极预防,一经发现患风疹、病毒性肝炎等,应立即就医,认真治疗,不可大意。风疹病毒是导致畸胎的头号杀手。

  接触有害物质,多次做B超:代孕期尤其是早孕阶段,是胎儿重要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注意避免和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如化学农药、重金属铅、镉和甲基汞等,以及放射性物质。因此,孕妇应对上述物质加强防范。而且不要多次进行B超或X线检查,以免伤害胎儿。

  莫把钙片当饭吃:营养学家认为,孕妇补钙过量,胎儿可能得高钙血症。出生后患儿会因囟门太早关闭,腭骨变宽而突出,鼻梁前倾,不利于小儿外貌美观。孕妇滥用药的危害很大。一般说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钙就足够了,平时应该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制品、芝麻、虾皮、蟹、蛋类、海产品等。菠菜、竹笋、茭白等虽含钙较多,但因含有多量草酸容易与钙形成难溶解的草酸钙,不易被吸收,所以不宜多吃。另外,钙质在人体内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因此,孕妇应多晒太阳,以增加钙的吸收率。

  维生素要适可而止:维生素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需物质,孕妇如缺乏维生素A,可影响胎儿视觉器官发育;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胎儿生长速度减慢。人们通常认为维生素是最安全的药物,然而,前提是必须在规定药量范围内服用。孕妇若盲目服用维生素类药物,会对胎儿的神经管造成恶劣影响。由此可见,孕妇滥用药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补药好似“催吐药”:妇女怀孕之后,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刺激胃肠而致呕吐恶心。同时,怀孕使胃肠功能减弱,这时过量服用的滋补药积聚在胃内,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加剧恶心、呕吐。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孕妇久服或用量过大,会使气盛阴耗,阴虚则火旺,容易加重妊娠呕吐、水肿和高血压等现象而导致流产。

  看了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孕妇滥用药的危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提醒孕妇,一旦生病了,应立即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孕中:http://www.fh21.com.cn/yuer/yyzl/yz/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饭后血糖7.9正常吗

回答:饭后血糖7.9、mmol/L一般属于正常范围,但仍需结合个体情况及健康状态做进一步评估。健康成人的饭后两小时血糖通常不超过7.8、mmol/L,7.9略高但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Q
移植后腹痛剧烈成功了吗

回答:移植后腹痛剧烈可能并不一定表明移植手术的成功或失败,而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术后恢复情况、药物副作用、感染或者移植排斥反应等。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对症处理。 1、术后疼痛的正常现...

Q
性别认知障碍是不是病

回答:性别认知障碍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否构成“疾病”需要根据其对个人生活和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判断,通常在相关诊断中被归类为“性别焦虑”。性别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性别身份的持续性...

Q
12岁女孩脸上长痘痘怎么消除

回答:12岁女孩脸上长痘痘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均衡饮食、正确清洁和护肤等方法改善,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痘痘通常与青春期激素分泌波动、自身皮肤特点、生活习惯、甚至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以下从...

Q
小儿张口呼吸是怎么回事

回答:小儿张口呼吸可能由鼻腔阻塞、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应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免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和健康。常见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病理问题,可通过医疗...

Q
蒙脱石散是中药还是西药

回答:蒙脱石散是一种非处方药物,严格来说,它既不是中药也不是西药,而是一种矿物性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天然蒙脱石。蒙脱石散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于缓解腹泻症状、保护胃肠黏膜,还能吸附肠道...

Q
脑部神经受损怎样才可以慢慢恢复好

回答:脑部神经受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神经康复锻炼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促进恢复,但具体是否能够完全修复取决于神经损伤程度、损伤原因以及个体恢复能力。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

Q
艾滋病患者服用药物痒怎么办

回答:艾滋病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瘙痒可能是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或免疫功能相关性皮肤问题,应尽早明确原因并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抗过敏治疗或针对症状护理。 1、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