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对水下分娩

发布于 2011-08-08 19:12

  水下分娩以其能够减缓疼痛的优点被广大孕妈妈所熟知,但是,据了解,在国内只有一小部分的人选择了水下分娩,也只有一部分的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大部分的人还是比较信任传统的分娩方式,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水下分娩呢?

  所有的孕妇在生孩子的时候,都希望顺风顺水。如果可以,她们都不希望自己生孩子时太过痛苦,而希望用一种平和的方式分娩。但有的人不提倡孕妇为了自己舒服而选择丝毫也不考虑胎儿的分娩方法。水下分娩就是如此。

  很多人都介绍说水下分娩在很多先进国家广为应用,但这其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据考证,水下分娩只是在70年代的美国短暂流行,而且很快就湮没在历史中。目前,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为了其特殊之处而选择这种方法。

  反对水下分娩,理由有五个:

  首先,羊水和水是完全不同的。羊水中含有盐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而水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则远远不如羊水。水下分娩时使用的水不管是用蒸馏水还是用净化水,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都达不到理想标准。实际上,国外曾经报道过水下分娩的胎儿感染多种细菌而导致肺炎或低能儿症状的事例。此外,父母患有肝炎、疱疹、艾滋病时,胎儿也有可能在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第二个原因是目前的分娩方法可以诱导胎儿在刚出生后呼吸氧气,而这有助于胎儿的健康。通过产道时,胎儿会蓄积一定量的预备氧气。这是因为在他刚出生的时候,脐带会瞬间凝固,从而中断供氧。在新生儿刚出来时打屁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是在水下分娩的时候,胎儿刚出生时是在水中的。也就是说,胎儿在适应呼吸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变数。稍一失误,胎儿就会因呼吸困难而出现大脑麻痹、低能儿、学习障碍等症状。

  此外,根据水下分娩的技术要求,在实施水下分娩之前,孕妇要先进行灌肠,然后才会泡在水里,而这是有副作用的。因人体构造的原因,孕妇的灌肠不可能很彻底,而如果没有彻底灌肠,就会造成水污染,这对胎儿的坏处也是很大的。这就是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在胎儿刚出生的时候,如果是在水下分娩的话就有吃到水的可能。水下分娩强调的安乐感、促进血液循环等优点都是一时性的。稍有不慎,胎儿就会出现肺炎或心脏功能性障碍,甚至会有溺死的可能。

  最后一个原因是水下分娩方式对产妇的体力和健康产生的副作用。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已经很累了,但她还要在冷水和温水中来回,因此有可能会加深疲劳度。如果产妇出汗太多,很有可能会出现水分不足的症状。另外,产妇在水中呆久了,阴道很有可能会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从而引起阴道感染。

  分娩是女性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生理活动,在分娩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舒适地生出来,而是如何让孩子健康诞生。疼痛虽然难以接受,但是却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回答: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通常由感染或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和耳内积液。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并发症。 1、病因分析 急性分...

Q
急性胃炎可以吃的食物有哪些

回答:急性胃炎患者应选择易消化、低刺激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促进胃黏膜修复。 1、易消化的主食 急性胃炎期间,胃...

Q
鼻骨瘤的早期症状和前兆是什么症状

回答:鼻骨瘤的早期症状和前兆可能包括鼻塞、鼻出血、面部疼痛或肿胀等,需及时就医确诊。鼻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 1、鼻塞 鼻骨瘤早期最常见...

Q
急性肠胃炎吃些啥

回答:急性肠胃炎发作时,要优先考虑让肠胃休息,开始阶段应暂时禁食,仅补充充足水分,以防脱水。 急性肠胃炎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可能伴有发热。病因多为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或进食不洁食...

Q
白带异常的几种状况

回答:白带异常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应先了解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白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呈无色或乳白色,略带粘稠。当女性生殖系统受到感染或激素变化时,白带的颜色、气味和量可能会...

Q
右顶骨骨瘤会癌变吗严重吗

回答:右顶骨骨瘤一般不会癌变,大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对健康的影响通常较小,但需根据症状决定是否治疗。 骨瘤是一种由骨组织异常生长而形成的肿瘤,右顶骨骨瘤即位于头骨右顶部。它通常生长缓慢,成...

Q
黑色素肿瘤切除多少钱

回答:黑色素瘤切除的费用通常在10000-50000元之间,具体价格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深度及病情分期等多种因素。另外,医疗机构的资质、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方案也会直接影响治疗费用。合理评估...

Q
白细胞偏低其他正常需要治疗吗

回答:白细胞偏低而其他指标正常时通常不需要立即治疗,但定期监测血常规是关键。白细胞减少可能是感染、药物如化疗药物等引起的,遇到发热、乏力等症状需警惕。 1.遗传因素:虽然很少见,但某些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