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生长发育的具体过程

发布于 2015-08-12 15:51

  发育里程碑是对宝宝发育的粗略描述,将告诉你大部分孩子到达这些里程碑的时间,可以让你了解发育的大致顺序以及宝宝到达某阶段的大概时间。大多数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偏离这个时间,但如果宝宝每达到一个发育里程碑都明显落后于所有孩子,你就需要有所警惕,及时请医生协助诊疗。

  大动作发展——随着神经肌肉的成熟水到渠成

  大动作(又叫大运动)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父母们需要了解,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是宝宝大动作能力变化最快的阶段。

  每一项大动作发展都与支配该项动作的神经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关,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的前几个月内就能基本实现对头部的控制,随着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学习翻滚、坐、爬、站立和走路。

  宝宝大动作发展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1.任何时候宝宝都需要你的鼓励。

  2.冬天因为衣着较多,大动作发生或许会略微延迟,不必过于担心。

  3.家长不需要强迫宝宝按时或提前完成,过早干预有损健康,请跟随宝宝的“步伐”协助他。

  4.随着大动作发展,宝宝的活动范围增大,你应该仔细排查家里所有的安全隐患,避免发生意外。

  抬头

  半月龄后:可以开始尝试在两餐奶之间让宝宝俯卧着玩一会儿,家长可以用颜色鲜艳或者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在宝宝头部上方引逗抬头,也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胸腹部,按摩他的颈背引逗抬头。

  满月前后:可以尝试握住宝宝的手腕,轻轻缓慢地将他拉起片刻,也可以在拍背防溢奶之后,尝试不扶住宝宝的头,让其自然竖立片刻,以此来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力量。随着颈肩背部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宝宝开始学习保持头部的平衡,一些轻微摇摆和缓慢晃动的游戏如“躲猫猫”能帮助他练习控制自己的头部。

  4月龄前后:宝宝能够对头部控制自如。

  翻滚

  宝宝出生后:可以给宝宝做抚触和被动体操。

  3月龄前后:可以悬挂颜色鲜艳或者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引逗宝宝伸手踢腿,以此锻炼宝宝四肢和全身肌肉的力量。

  3-4月龄: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小宝宝,已经能在家长用玩具的引逗下,从仰卧位完成侧翻90 度甚至偶尔翻身180度。

  5月龄前后:随着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些宝宝已经可以以腹部为支点,连续翻身打滚。

  

  6周龄后:有的宝宝可以开始在较硬的靠枕上靠坐片刻,这样能让他的视野开阔,更能激起他坐起来的欲望。

  4月龄前后:宝宝竖抱抬头已稳,家长可以握住宝宝的手,用很小的力气将他从仰卧位逐渐拉至坐位,以后逐渐减力,直至宝宝能握住大人的手指将自己拉坐起来。

  5月龄前后:可以在拉坐起来后让宝宝扶坐片刻。

  6月龄前后:可以让宝宝靠坐,然后逐渐减少背后的支撑物,尝试让宝宝用自己的双臂支撑起身体的一部分重量。

  7-8月龄:宝宝已经能坐得很平稳了。

  8-9月龄:宝宝可以自发从卧位转变成坐位又从坐位转变成卧位。

  

  宝宝在学习爬行之前,可能先会有一些自己独创的移动方式,应该鼓励他的这些尝试,这有助于发展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并且能满足他探索的好奇心。宝宝俯卧时,大人可以用手抵住他的足底,让他借助全身的力量向前窜行,也可以用玩具引导他,让他尝试向前移动。

  通常6?7月龄的宝宝开始匍匐移动,7?8月龄的宝宝开始膝手爬行,9?10月龄的宝宝开始手足爬行,10?11月龄的宝宝开始能手足爬行上下台阶。

  我们确实无法预计宝宝各个阶段爬行发生的准确月龄,因为有些孩子热衷于关注身边的一切事物,所以爬行动作可能出现得比较早,动作也发展得比较协调;而有些孩子相比趴着更愿意躺着,所以爬行动作可能出现得相对较晚,甚至有些孩子会直接跳过爬行阶段,走得很好。

  站

  在学会真正站立之前,宝宝必须具备足够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小宝宝如果已经做好了站立的准备,你只要保护好他的头颈部,他会非常乐意被你扶着腋下站起来。

  4-6月龄:可以扶住宝宝腋下,让他在大人的腿上练习站立跳蹲,这样可以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

  7-8月龄:宝宝开始尝试扶物站起。

  9-10月龄:宝宝已经能扶物单腿站立。

  10月龄:宝宝想自己从站立回到坐姿还有困难,对于还不擅长表达的宝宝,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在他疲劳之前及时协助他转为坐姿。

  走、跑、跳

  行走需要平衡感和协调感,从无法保持平衡到独立行走,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轮椅式的学步车会阻碍学步,因为宝宝无法借此训练平衡能力。

  10月龄:宝宝会通过双手和膝盖来移动身体,家长需要给他一块比较大的空间和相对柔软的地面练习走路,要将家中不牢固或者重量轻的家具固定好,或者干脆从宝宝学步的地方挪走。

  11月龄:家长可以握着宝宝的双手,带着他向前走,或者在几步远处伸出双臂呼唤宝宝的名字,引逗他移动过来。

  12-13月龄:宝宝将会独自迈出他的第一步。

  13-15月龄:宝宝开始独立行走。

  18月龄:宝宝能跑以及倒退行走。

  2岁:宝宝能并足原地跳,能单足独立1?2秒。

  2岁半:宝宝能单足原地跳。

  3岁:宝宝能双脚交替下楼梯,能并足跳远。

  TIPS :远离学步车

 

  儿科医生们都不赞成给宝宝使用学步车。在宝宝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勉强让他用学步车站立,让他用脚尖蹬着走路,对学步毫无帮助。当健康宝宝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都做好准备的时候,他自然会站起来、迈步走。对刚能站立的宝宝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宝宝只能站3秒钟,何必一定要求他坚持站5秒钟、10秒钟呢?况且在环境布置不够安全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学步车翻倒压伤宝宝等意外情况。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三环抗抑郁药副作用

回答:三环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镇静、体重增加、口干、便秘、头晕等,其原因与这种药物作用于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有关。为了应对上述副作用,可以通过调整剂量、联合药物治疗或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症...

Q
宫颈糜烂检查项目

回答:宫颈糜烂检查包括阴道镜检查、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HPV病毒检测,借此全面评估糜烂程度以及潜在病变风险。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查感染、炎症或癌前病变等问题,确保早发现、早干预。...

Q
产后大姨妈早来好,还是晚来好吗

回答:产后大姨妈早来或晚来并无绝对的好坏标准,但能否适时恢复与女性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调节能力密切相关。具体情况因个人体质和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需从多个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养或干预...

Q
彝家治癣汤的作用

回答:彝家治癣汤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癣症,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调节免疫的作用,可缓解由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症状,但效果因人而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将从其主要功效、适应症以及注意事...

Q
脖子淋巴疼是什么原因

回答:脖子淋巴疼可能是炎症、感染、免疫系统问题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或就医。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如感冒或喉炎、免疫紊乱如甲状腺疾病、外部创伤等,严重情况如淋巴瘤需高...

Q
早餐经常喝豆浆好吗

回答:早餐经常喝豆浆是一个较为健康的选择,但并非适合所有人。豆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和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帮助提供能量和增强饱腹感,但如果您对大豆过敏、有甲状腺疾病或消化不良等情况,需审慎摄入...

Q
加重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回答:肾功能损害可能由遗传、环境、不良生活习惯及疾病等多种因素引发,而加重损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滥用药物及不合理饮食等,需要及早识别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1、遗传因...

Q
维胺酯维e乳膏的功效

回答:维胺酯维E乳膏具有改善痤疮、淡化色素沉积和修复受损肌肤屏障的功效,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它通过调节皮脂分泌、抗炎和促进皮肤再生作用,帮助解决某些皮肤问题。具体功效可根据不同皮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