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平时的引导教育很重要

发布于 2018-05-28 13:51

  当家里有了一个小宝宝后,家长们最期望的莫过于听到宝宝叫一声爸爸妈妈了。语言是我们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小宝宝学会说话需要大量的模仿和联系,一般要一岁多才能会说话,但是有的宝宝说话却是要比同龄人要早很多,这除了遗传因素外,父母平时的引导教育也很重要。

  1、尽早“对话”

  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当然,这需要慢慢摸索,不必期望自己一下子就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如果宝宝对你的反应一时不理会,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或借助于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途径,使宝宝产生反应。此外,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它一定很开心

  只要我们满怀耐心和爱的关注,宝宝就会更自如、更固定的使用不同类型的方式和声音来传达不同的需求,从而和妈妈形成了一个初始的会话模式。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高起点,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高起点。

  2、使用“妈妈语”

  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这不难理解,想像一下第一次和老外交流,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就知道了。

  “妈妈语”也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是宝宝语言发育的上好土壤,一方面也利于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为宝宝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3、做宝宝的“导游”

  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对他说“宝宝在摇小铃铛”,“妈妈正给你换尿布呢”等。当宝宝开始离开妈妈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去看别人,看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要刻板的一定对孩子说我们想说的(如我们正在做的),而应该追随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看到的是叔叔”,“那是一棵大树”等。这样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4、成为“朗读者”

  童书推广人阿甲丛女儿襁褓中开始为她读书,结果阅读成为父女俩特殊的心灵沟通的纽带;出版人路金波长期坚持给孩子阅读经典文学、不去给孩子说“袜袜、脚脚”等婴儿语,结果女儿两岁就说出“可是,我真的不是这样想的”这样的复句。很多优秀家庭的实践证明,坚持给孩子朗读、多给孩子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中的婴儿语,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

  5、播放“宝宝音乐”

  宝宝对音乐有很高的敏感度,童谣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最适合小宝宝听。针对这些特点,妈妈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节奏欢快的宝宝音乐放给他听,每天只要播放十几分钟就可以。宝宝对妈妈的声音最熟悉,为了更好地让宝宝学习,妈妈可以亲自上阵,自己唱童谣给宝宝听。

  宝宝哭闹或者是每次睡觉前,妈妈都可以为宝宝轻轻哼唱摇篮曲,这样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为他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睡眠环境。

  模仿发声

  宝宝发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妈妈对宝宝的第一次训练要从模仿开始。每天,妈妈可以在宝宝很开心的时候,抱起自己的宝宝,在他面前做出张嘴、吐舌或其他各种表情,或是慢慢地对着宝宝说出你希望宝宝掌握的第一个词。这时候你要让宝宝注意到你的口形和面部表情,逗他发音。逐渐地,宝宝就会发出声音应答你,与你进行“母子对话”。

  吸引注意力

  对宝宝听觉的训练也能够促进宝宝对于语言的掌握,因为宝宝只有先学会了听,才会学习说话。

  妈妈可以拿一些比较好玩的发声玩具,如铃铛、拨浪鼓等,在宝宝面前摇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把目光集中在你的脸上。这时候你就可以对着宝宝喊出他的名字,或是对着他说话;妈妈还可以在宝宝四周制造声音,让宝宝寻找声源,加强宝宝对声音的注意力。

  学动物的声音

  拟声词是最容易被人类掌握的语言,也是最容易引起宝宝兴趣的语言之一。为了引起宝宝对语言的兴趣,妈妈、爸爸可以用夸张的表情,模仿各种熟悉的小动物的叫声给宝宝听,在模仿声音的同时,妈妈最好也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拍手游戏

  宝宝7个月以后,就能在听到一些特定的语言信号时用动作表示出来了。为了训练宝宝语言理解力与模仿力,妈妈可以和宝宝玩拍手游戏。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握住他的两只小手,然后教他对拍。在教宝宝拍手过程中,妈妈不要忘记边拍边说:“拍拍手。”让宝宝熟练一段时间后,不握他的手,看宝宝能不能自己拍手。

  宝宝出生后,一般都还不会说话的,但是他们看着别人说话,其实心里也很迫切的希望能够早日学会说话,这时候父母要多与宝宝交流,一些简单的词汇可以引导宝宝去模仿,先从一个字一个字得教给宝宝去说,待宝宝掌握后再增加词组的长度,这样你的宝宝一定可以早日学会说话的。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肠道菌群移植要住院吗

回答:肠道菌群移植通常需要住院治疗。其过程复杂,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内完成,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住院期间可以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药物管理及紧急处理,同时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Q
神经内分泌肿瘤癌是啥病严重吗

回答:神经内分泌肿瘤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快速增殖和潜在的远处转移,这使得它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尽管有些神经内分泌肿瘤为良性,但实例中也存在高度恶性的情况,常伴...

Q
肠镜报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回答:肠镜报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提示结肠或直肠存在低风险的非癌性病变,但仍有一定癌变可能需引起重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与改进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情恶化的可能性,保证健康。 1.低级别上皮内...

Q
小孩发烧感冒可以吹空调吗

回答:小孩发烧感冒时可以吹空调,但需要适当控制室温,避免冷风直吹,确保环境舒适有助于孩子的康复。适宜的室温、空气流通和正确的穿衣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散热,减轻身体负担,同时预防因过热或出汗过...

Q
月经颜色发黑可以打吊瓶吗

回答:月经颜色发黑一般不建议打吊瓶,因为治疗是否需要输液要根据具体病因来决定。月经颜色发黑的原因较多,包括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不同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而不宜...

Q
产后阳虚要多久才能调节好

回答:产后阳虚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左右。这个过程涉及到身体的全面调整和恢复,特别是阳气的恢复。对于一些体质较弱或有并发症的产妇,恢复时间可能会更长。阳虚通常表现为头晕...

Q
产后虚弱吃什么药

回答:产后虚弱是许多新妈妈可能面临的挑战,选择合适的药物调理非常重要。中药如当归、黄芪、党参、白术和熟地黄等,常被推荐用于帮助恢复。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

Q
癍痧凉茶为什么这么降火

回答:癍痧凉茶以其独特的草药成分而闻名,能够有效缓解上火症状。这种凉茶中常含有清热解毒的草药,如薄荷和连翘,它们能够帮助缓解由体质偏热、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药物副作用或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