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 小儿发烧怎么办

发布于 2012-03-21 17:17

  小儿发烧就是中医上通常说的,小儿发热,是指小儿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是儿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治疗小儿发热分为内分外感发热和里证发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是怎么样的?

  中医治疗小儿发烧首先要辩证,主要分为两大类:外感发热和里证发热。

  外感发热包括:

  外感风寒:张仲景:“今夫病者皆伤寒类也。”主证: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恶寒不渴,咳嗽,鼻流清涕,指纹红或青色,脉浮紧。治宜辛温发表。方用清苓散。

  外感风热:钱乙:“风热者,身热而口中气热,乃风邪外感也。”主症:发热,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吐浊痰,口唇红,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召散。

  暑邪表证壮热汗出蒸蒸,口渴饮引,头晕,目视昏花,心烦,躁忧不安,不寐,面垢,咳嗽,面红唇红,舌红苔白,大便秘,小便赤短少,脉洪数。治宜清热解毒,芳香化浊。方用清暑汤加减。

  里证发热包括:

  阳明经热证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唇红苔黄燥,治宜生津清热。方用白虎散加减。

  阳明府证壮热,大便燥结,神昏谵语,舌红苔燥,脉沉实。治宜通腑泻热。方用牛郎散。里热重方用凉膈散加减芒硝。

  心脾积热发热,烦躁不宁,口渴面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滑数,指纹青。治宜清心泄热。方用导赤散。

  伤食发热发热,大便秘结,手心腹部热,脉滑,唇红,指纹紫滞,不欲饮食,夜卧不宁。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五消散,大便秘结,用牛郎散。

  气阴两燔发壮热,口渴,烦躁,汗出,身见疹点,大便秘,小便短赤,舌绛苔黄,脉洪数。治宜清气凉营。方用玉女煎加减。

  阳虚身热热势不显,身热肢冷,倦怠懒言,气微,汗出便溏,唇淡舌淡,舌苔滑,脉微,治宜宜气假脾。方用扶脾紫金散。酌加附子,或用桂附理中汤。

  阴虚发热:低热,午后或夜间发热重,五心烦热颧红盗汗,体瘦唇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退热,方用秦艽别甲汤。

  血虚发热身热夜甚,面色苍白或萎黄,两颚红,口干烦渴,口唇爪甲色淡,舌淡苔白,脉虚,治谊养血,方用四物汤合一贯煎加减。

  半表半里发热胸肋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小儿发烧的方法。小儿发热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很多急慢性症证均有发热的症状。故朱丹溪:“凡小儿有病皆热”。王肯党:“小儿之病,惟热居多”。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饭后血糖7.9正常吗

回答:饭后血糖7.9、mmol/L一般属于正常范围,但仍需结合个体情况及健康状态做进一步评估。健康成人的饭后两小时血糖通常不超过7.8、mmol/L,7.9略高但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Q
移植后腹痛剧烈成功了吗

回答:移植后腹痛剧烈可能并不一定表明移植手术的成功或失败,而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术后恢复情况、药物副作用、感染或者移植排斥反应等。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对症处理。 1、术后疼痛的正常现...

Q
性别认知障碍是不是病

回答:性别认知障碍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否构成“疾病”需要根据其对个人生活和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判断,通常在相关诊断中被归类为“性别焦虑”。性别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性别身份的持续性...

Q
12岁女孩脸上长痘痘怎么消除

回答:12岁女孩脸上长痘痘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均衡饮食、正确清洁和护肤等方法改善,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痘痘通常与青春期激素分泌波动、自身皮肤特点、生活习惯、甚至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以下从...

Q
小儿张口呼吸是怎么回事

回答:小儿张口呼吸可能由鼻腔阻塞、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应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免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和健康。常见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病理问题,可通过医疗...

Q
蒙脱石散是中药还是西药

回答:蒙脱石散是一种非处方药物,严格来说,它既不是中药也不是西药,而是一种矿物性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天然蒙脱石。蒙脱石散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于缓解腹泻症状、保护胃肠黏膜,还能吸附肠道...

Q
脑部神经受损怎样才可以慢慢恢复好

回答:脑部神经受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神经康复锻炼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促进恢复,但具体是否能够完全修复取决于神经损伤程度、损伤原因以及个体恢复能力。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

Q
艾滋病患者服用药物痒怎么办

回答:艾滋病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瘙痒可能是药物副作用、过敏反应或免疫功能相关性皮肤问题,应尽早明确原因并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抗过敏治疗或针对症状护理。 1、药物副作用引起的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