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脸黄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脸黄是黄疸导致的吗

发布于 2022-03-23 16:31

宝宝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脸部发黄的现象。

宝宝脸部发黄很有可能是新生儿生理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轻可重。

那么新生儿脸黄是黄疸吗?新生儿黄疸怎么办?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

黄疸是什么?新生儿的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加上新生儿的肠蠕动在最初的几天也不是特别有力,导致胆红素的排出较少,所以,胆红素就仍然留在血液中,让皮肤看上去黄黄的。

开始时是头部皮肤发黄,随着体内滞留的胆红素越来越多,全身的皮肤也会变黄。

因为刚生完孩子回家后这几天,妈妈在坐月子,或者宝宝的屋内光线比较暗,家人不容易发现宝宝皮肤发黄,月嫂在户上,我们要经常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有没有发黄。

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原因?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黄疸特点: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周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持续时间也较久,大约要满月才能消退。

应对方法: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适,需要密切关注!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黄疸特点: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

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黄疸特点: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很容易识别。

应对方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采用药物或者光疗即可。

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应对方法:出现母乳性黄疸,当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总胆红素小于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高于15mg/dl就要注意,及时去医院诊治。

孩子出现黄疸应该怎么办?新生儿时期以后,仍然黄疸或再次出现黄疸,您需要寻求儿童消化专科医生的帮助;应该尽早查找黄疸原因,接受相应治疗,若延迟就诊可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如果宝宝大便颜色变浅或白色,也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软下疳是梅毒二期吗

回答:软下疳并不是梅毒二期,而是两种不同的性传播疾病。软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尽管它们都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但在病因、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式...

Q
遗传梅毒几率有多大

回答:遗传梅毒的几率通常是指梅毒患者将这种疾病传染给下一代的概率。虽然临床上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根据经验,这个概率大约在10%到20%之间。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

Q
肠胃消化不良怎么调解

回答:肠胃消化不良是许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调节情绪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消化不良常常与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可能导致上腹部疼痛、腹胀...

Q
Hpv51高危阳性是不是性病呢

回答:HPV51高危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性病,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单纯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没有导致任何临床症状,通常不被视为性病。然而,如果感染发展为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等疾病,...

Q
10岁孩子上牙龈有两处白色的是什么

回答:当一个十岁的孩子在上牙龈上出现两个白色点时,家长们可能会感到担忧。这种情况通常可能由口腔溃疡或鹅口疮引起。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

Q
2型糖尿病能不能多喝水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水方面需要保持适度,过量饮水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虽然水是生命之源,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饮水可能导致血液稀释、血糖控制不佳、水肿、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为...

Q
睾丸皮上长了个小肉揪

回答:睾丸皮上长了个小肉揪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和担忧。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毛囊炎或皮脂腺囊肿引起的。毛囊炎通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皮肤上出现红色的丘疹或脓疱。皮脂腺囊肿则是由于皮脂腺导管堵塞...

Q
口腔里面会不会感染性病呢

回答:口腔内确实有可能感染性病,这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有性病的人进行了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性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等,因此口腔感染性病的风险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1、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