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护理要注意什么 新生宝宝护理需注意这4个事项

发布于 2022-04-21 11:41

在护理新生宝宝方面,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从吃到生活中的各个细节,都需要父母的悉心照料,那么,新生宝宝护理需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说一说。

新生宝宝护理注意事项宝宝吃喝方面一是按需喂养不管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必须是按需喂养而不是定时喂养。

为什么呢?因为宝宝毕竟不是精密的机器,会准确地几点开始饿。

如果定时喂养,在他饿的时候非要延迟,在不饿的时候非要灌奶粉,宝宝饥饱不定,自然对胃不好,硬灌还会把宝宝胃部撑大,坏处可想而知。

既然是按需喂养,就要知道宝宝饿了的信号。

一般来说,宝宝如果啼哭得厉害,同时小嘴做出吮吸反射,一有手指碰到嘴边就急急地去找,这就是明显饿了。

二是拍嗝拍嗝需要注意三个细节,一是竖抱后一手托着宝宝颈部,防止宝宝颈部受力过大;二是让宝宝的小肚子贴近你的身体,这样有利于宝宝肚里的气体被拍出;三是拍嗝时拳头要虚握,呈空心状。

千万不要是实心拳,同时要控制力道,不然容易伤脊柱。

拉撒方面月子里的宝宝可以用纯棉尿布,也可以用纸尿裤。

但用纸尿裤一定要防过敏。

如果宝宝护理得当却总是有红屁屁,就要怀疑是否是对纸尿裤过敏。

除此之外,宝宝大便后,一定要记得及时用水清洗小屁屁,这是防止红屁屁的重要前提。

此外将纯正的麻油(用芝麻物理压榨得到的油)炒熟之后放凉,涂抹到宝宝的屁屁上,可减轻宝宝红屁屁。

哄睡方面月子里的宝宝很容易吃着奶就睡着,睡着后直接放床上就好。

“少抱多躺”是月子宝宝的护理要点。

如果是家人哄睡宝宝,一定要尽量横抱,以减轻宝宝脊柱压力。

同时注意不要过度摇晃,像那种把宝宝放腿上颠着晃的哄睡法不可取。

因为频率高、振幅大,很容易损伤宝宝大脑,造成“婴儿摇晃综合征”。

注意脐带护理宝宝脐带护理的要点是,一不能碰水,脐带未脱落之前尽量不要洗澡,实在要洗需要在肚脐处贴上防水胶布;肚脐也不要被纸尿裤盖住,防止尿液感染脐部。

每天用棉签蘸碘伏轻轻在肚脐周围涂一涂,如果发现脐部有渗出物甚至味道很大,要及时就医。

另外宝宝脐带一般一个月内脱落,如果42天产检时脐带还未脱落,要向医生讲明。

不同月龄宝宝24小时内喂奶量和时间间隔表过3小时可叫醒宝宝哺乳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只有葡萄大小,所以需要频繁喂奶,吃了又吃,才能满足生长需要。

宝宝发育飞快,10天后,宝宝的胃容量差不多有鸡蛋大小了。

新生儿哺乳的大致频率是:出生后24小时内每1~3小时1次;出生2~7天内,喂奶次数应较频繁,间隔不要超过3小时,通常24小时哺乳次数在8~12次。

如果新生儿(小于1月龄)熟睡大于3个钟头,妈妈就应该唤醒婴儿喂奶。

如何唤醒熟睡中的宝宝也有讲究,建议尝试给宝宝更换尿布、轻轻地揉一揉他的耳垂或者触摸其他的小手小脚等方式唤醒婴儿

哺乳后建议拍嗝后再哄睡宝宝。

一定要等宝宝睁开眼睛,完全苏醒后才可以哺乳,避免发生吞咽危险。

如果宝宝还继续睡,你可以把他竖着抱起来,对他说话,让他睁开眼睛。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小孩发热会引起抽搐症吗

回答:小孩发热确实可能引起抽搐,这种情况常常让家长感到焦虑。发热引起的抽搐有时是因为高热惊厥,这是一种常见于小孩的情况,尤其是在6个月到5岁之间。不过,抽搐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比如癫痫...

Q
糖尿病病人能吃猪耳朵吗

回答: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猪耳朵,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猪耳朵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而不会对糖尿病病情造成明显影响。建议每天摄...

Q
自闭症如何自己调整好

回答:自闭症是一种目前尚无法治愈的神经发育障碍,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轻度自闭症患者。通过多陪伴、多交往、培养兴趣、避免训斥和打骂、增强自信等方式,能够...

Q
风湿免疫八项结果如何

回答:风湿免疫八项检测是评估风湿和免疫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工具,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反应蛋白等指标。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0-25IU/ml。如果检测结果出现...

Q
痛风患者如何让血尿酸降下来

回答:痛风患者若想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实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饮食调理:饮食是控制血尿酸水平的重要环节...

Q
补牙材料填充太高

回答:补牙时,如果填充材料过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口腔内的咬合关系错乱、牙龈组织增生、继发龋坏,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长期的...

Q
痛风患者在生活中要如何调理

回答: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理,以帮助控制病情并减轻症状。痛风是一种与代谢相关的疾病,通常与不良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以及在必要时使用药物,可...

Q
2型糖尿病科学进展

回答:2型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在血糖控制、饮食管理、运动锻炼、降糖药物和血糖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科学进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努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