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新生儿的不同身体部位抚触

发布于 2024-05-16 13:41

婴儿处于生理上的快速生长时期,抚触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功能,增加体内的免疫物质。观察后发现,婴儿在经过抚触后大都会很安静,睡得香,醒来也很高兴、很乖。那些睡眠有障碍的婴儿在经过抚触以后也能很快入睡,并睡眠平稳。实验还发现,经过抚触的早产儿食欲都有所增加,吃奶量增多,体重也长得快。到产后42天复查时发现,接受抚触的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都比没有接受过抚触的新生儿增加明显。抚触不仅对婴儿体格发育有促进作用,对智能发育和情商培养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刚来到这个世界3天,想知道我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吗?那就是被妈妈轻轻地抚摩,妈妈的手在我身上从上到下地来回抚摸着,感觉好舒服呀!看到旁边和我一样的小宝宝在哇哇大哭,我却在乐呢!

抚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新生儿处在温暖的环境中,并保持舒适的体位,周围环境比较安静,没有强噪声。妈妈的双手要清洁、温暖、光滑,指甲要短,无倒刺,摘下戒指、手链等首饰,以免划伤新生儿的皮肤。另外,最好在手里倒些婴儿润肤液,以便在抚触中起到润滑作用。爱心是十分重要的,抚触不是一种机械操作,要和新生儿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一边抚触一边轻轻地和新生儿说话,或播放一些轻柔愉快的音乐。手法要从轻开始,慢慢增加力度,千万不要让新生儿感到不舒服。

父母应该怎么做

出生24小时后的新生儿即可开始抚触,一般建议在洗完澡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两次哺乳间、新生儿不饥饿、不烦躁时进行。

抚触应该从头面、胸、腹部、四肢到手、足、背部有次序地进行,时间先从5分钟开始,以后逐渐延长到15~20分钟,每日1~2次。

1.头部

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

用两手拇指从下颏中央向外上方滑动;

两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向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止于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

2.胸部

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侧向对侧的外上侧滑动。

3.腹部

两手轮流以新生儿的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

右手指腹自新生儿右上腹滑向其右下腹并复原,再自右上腹滑向左下腹,最后自右下腹经右上腹、左上腹滑向左下腹,如此重复。

4.四肢

轻轻抓住新生儿的一侧手臂,从上臂到手腕进行挤捏,并用手指按摩新生儿的手腕。

在确保新生儿手部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新生儿手掌心按摩至手指。以同法按摩新生儿的另一侧上肢。

双手夹住新生儿的一侧手臂,做上下搓滚的动作。

轻轻挤捏新生儿的大腿、膝部、小腿,然后按摩踝部。

在确保新生儿的踝部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新生儿的脚后跟按摩至脚趾。

双手夹住新生儿的腿做上下搓滚的动作。

5.手足

两手拇指指腹从新生儿的手掌末端依次推向指端,并提捏各个手指关节。足与手相同。

6.背部

让新生儿呈俯卧位,两手分别置于其脊柱两侧,用指尖由中央向两侧按摩;然后手掌平放于新生儿的背部,沿脊柱方向从肩部到臀部进行按摩。

特别提醒

给新生儿抚触时室内温度最好在28℃以上,新生儿全裸时应在可调温的操作台上进行,台面温度在36℃~37℃左右。假如环境温度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可以在半裸状态下有步骤地分部位脱衣,从头到脚进行抚触。

抚触时应注意新生儿的个性差异,如健康情况、行为反应、发育阶段等。无论抚触进行到哪个阶段,如果出现以下的反应,如哭闹、肌张力提高、兴奋性增加、肤色出现变化或出现呕吐等现象,都应立即停止。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吃辣椒辣到胃怎么缓解疼

回答:吃辣椒后胃部疼痛是许多人常见的烦恼,这主要是由于辣椒中的辣椒素对胃黏膜产生刺激,特别是过量食用时更容易引发不适。别急,下面有几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辣椒辣到胃的疼痛感: 1...

Q
打完出血热疫苗可以喝醪糟吗

回答:打完出血热疫苗后,最好避免喝醪糟。虽然醪糟是许多人喜爱的传统饮品,但在接种疫苗后立即饮用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还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疫苗接种的目的在于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Q
性疾病全套检查多少钱

回答:性疾病全套检查的费用大致在200到1000元之间,这个范围主要受到具体检查项目和所涉及的疾病种类的影响。对于那些担心自己可能感染性传播疾病的人来说,这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类检...

Q
10岁孩子上牙龈有两处白色的是什么

回答:当一个十岁的孩子在上牙龈上出现两个白色点时,家长们可能会感到担忧。这种情况通常可能由口腔溃疡或鹅口疮引起。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

Q
孩子的乳牙还没有脱落

回答:孩子的乳牙迟迟不脱落可能让家长感到困惑,但这其实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乳牙不脱落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恒牙萌出、牙齿滞留以及先天性缺牙等因素。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

Q
小孩牙龈颜色不一样,小孩老是闹

回答:小孩牙龈颜色不一样且经常闹腾,可能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因素所致。生理因素如饮水不足或天气变化可能导致牙龈颜色变化,而病理因素如上火或外伤则可能引发更多不适。家长应密切关注小孩的症状变化...

Q
小孩发力像抽搐一样怎么办

回答:看到小孩发力像抽搐一样,家长们常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其实,这种情况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肌肉疲劳、营养不良、发热、癫痫或脑性瘫痪等。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Q
佝偻病的孩子怎么治疗好的快

回答:佝偻病在儿童中并不少见,治疗得当可以有效加快恢复速度。关键在于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进行骨骼畸形矫正术,结合肌肉功能锻炼和中药疗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