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春季高发?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做好这6点来预防!

发布于 2024-06-03 15:43

手足口病是一种5岁以内小儿容易出现的肠道感染病毒引起的疾病,感染了手足口病,口腔里面会有疱疹、溃疡之类的,而且小儿容易有低烧,厌食等现象。相信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都闻之色变,这种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小儿感染之后比较痛苦,所以在平时应该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尤其是以下这几点要注意。

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小儿餐具要消毒

小儿使用的各种餐具奶瓶之类的,不要跟大人的混合使用,小儿应该拥有自己单独的餐具,还有每次使用完了之后,家长应该给小儿的餐具及时消毒,避免细菌残留在餐具上面引起小儿的感染,因为小儿的肠道本身就比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因此消毒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不去人多的场所

手足口病是会通过接触、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等不同的方式来传染的,所以小儿尽量不要去一些人流量比较大,比较拥挤的场所,比如商场、游乐场之类的地方,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3、勤洗手

预防手足口病应该要勤洗手,家长需要督促小儿在饭前、便后都要洗手,而且洗手的时候要仔细,清洗的要彻底,如果是月龄较小的婴幼儿则应该由大人帮助洗手,避免细菌带入到小儿的身体里面去。

4、不接触患儿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力,因此一旦发现小儿有手足口病问题,需要及时隔离,健康的小儿要避免跟这些患儿接触,如果接触就有可能会被传染,尤其是已经上幼儿园的小儿,最好每天做晨检,了解小儿是否有手足口病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感染问题。

5、接种疫苗

想要预防手足口病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及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其保护率是能够达到95%以上的。

6、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小儿有手足口病疑似症状,比如身上有红疹,高烧三天不退、呕吐、肢体颤抖等,就需要及时就诊。手足口病一般发展比较迅猛,有一些小儿抵抗力比较差,出现手足口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脑炎,所以要重视起来。

家长要注意小儿如果出现手足口病一般会表现出发热、手心、脚心,还有口腔这些地方会有皮疹,症状较轻的患儿一周左右是能够自己痊愈的,但是有一些患儿可能会引发脑炎,心肌炎或者是无菌性脑膜炎等,甚至严重的危及生命,所以家长需要及时带小儿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怎样才能快速的去斑

回答: 快速祛斑可通过激光治疗、药物涂抹和化学剥脱等方式实现,需根据斑的类型选择合适方法。 激光治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束分解黑色素,对黄褐斑、雀斑等表皮斑效果较好,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红肿。...

Q
乳腺癌能吃香蕉吗

回答: 乳腺癌患者一般能吃香蕉,但需注意适量食用。 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维生素B6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胃肠蠕动。对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香蕉的柔软质地和易消化特性可缓解...

Q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怎么办 三招及时治疗初期孕妇感冒

回答: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可通过多喝水、盐水漱口、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感冒嗓子疼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咽喉黏膜干燥等因素有关。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咽喉湿润,促进病毒排出。用温盐水漱口...

Q
脸上黑色是为什么

回答: 脸上黑色可能与黑色素沉积、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黑色素沉积是皮肤变黑的常见原因,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黑色素,导致皮肤颜色加深。内分泌失调如妊娠...

Q
颅内感染挂什么科

回答: 颅内感染一般需要挂神经内科或感染科。 颅内感染可能与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神经内科主要负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Q
小孩子吃西瓜拉肚子

回答: 小孩子吃西瓜拉肚子可能与胃肠功能较弱、西瓜变质、食用过量等因素有关。 西瓜含有较多水分和膳食纤维,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水分和促进消化。但儿童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胃肠...

Q
做人流有什么后遗症

回答: 人流后可能发生月经异常、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等后遗症。 人工流产手术可能对女性生殖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月经异常表现为周期紊乱、经量减少或增多,与子宫内膜修复不良或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盆...

Q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口干怎么回事

回答: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口干可能与唾液腺损伤、口腔黏膜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唾液腺损伤是放疗后口干的常见原因。放射线会对唾液腺组织造成不可逆损害,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