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春季高发?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做好这6点来预防!

发布于 2024-06-03 15:43

手足口病是一种5岁以内小儿容易出现的肠道感染病毒引起的疾病,感染了手足口病,口腔里面会有疱疹、溃疡之类的,而且小儿容易有低烧,厌食等现象。相信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都闻之色变,这种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小儿感染之后比较痛苦,所以在平时应该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尤其是以下这几点要注意。

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小儿餐具要消毒

小儿使用的各种餐具奶瓶之类的,不要跟大人的混合使用,小儿应该拥有自己单独的餐具,还有每次使用完了之后,家长应该给小儿的餐具及时消毒,避免细菌残留在餐具上面引起小儿的感染,因为小儿的肠道本身就比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因此消毒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2、不去人多的场所

手足口病是会通过接触、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等不同的方式来传染的,所以小儿尽量不要去一些人流量比较大,比较拥挤的场所,比如商场、游乐场之类的地方,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3、勤洗手

预防手足口病应该要勤洗手,家长需要督促小儿在饭前、便后都要洗手,而且洗手的时候要仔细,清洗的要彻底,如果是月龄较小的婴幼儿则应该由大人帮助洗手,避免细菌带入到小儿的身体里面去。

4、不接触患儿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力,因此一旦发现小儿有手足口病问题,需要及时隔离,健康的小儿要避免跟这些患儿接触,如果接触就有可能会被传染,尤其是已经上幼儿园的小儿,最好每天做晨检,了解小儿是否有手足口病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感染问题。

5、接种疫苗

想要预防手足口病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及时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其保护率是能够达到95%以上的。

6、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小儿有手足口病疑似症状,比如身上有红疹,高烧三天不退、呕吐、肢体颤抖等,就需要及时就诊。手足口病一般发展比较迅猛,有一些小儿抵抗力比较差,出现手足口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脑炎,所以要重视起来。

家长要注意小儿如果出现手足口病一般会表现出发热、手心、脚心,还有口腔这些地方会有皮疹,症状较轻的患儿一周左右是能够自己痊愈的,但是有一些患儿可能会引发脑炎,心肌炎或者是无菌性脑膜炎等,甚至严重的危及生命,所以家长需要及时带小儿就医。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不孕需要检查的项目

回答:不孕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明确原因,包括女性和男性的检查,常见项目涉及生殖系统评估、激素水平测定和影像学检查等,以便针对性治疗不孕问题。 1、女性检查项目 女性不孕通常需要从排卵...

Q
肺癌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呕吐

回答:肺癌患者出现呕吐可能与疾病进展、治疗副作用及并发症有关,需要及时评估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常见诱因包括肿瘤压迫、脑转移、化疗药物反应等,管理方式涵盖药物、饮食调整和医疗干预。 ...

Q
下腹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回答:下腹部胀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系统问题、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或肠道功能紊乱等。了解具体原因需要根据症状、病史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下将从常见原因...

Q
忧郁症是怎么回事

回答: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疾病,主要由遗传、环境、生理及心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表现为长期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疲惫感以及生理功能紊乱等,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及改变生活方式来...

Q
为什么脖子里面有一粒一粒的肉团

回答:脖子里摸到一粒一粒的肉团可能是因为淋巴结肿大、脂肪瘤、纤维瘤或囊肿,但如果无法确定,建议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这些情况可能涉及感染、良性肿瘤或其他生理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不同的...

Q
银屑病会遗传几代人

回答:银屑病确实具有遗传倾向,通常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但遗传的代际数不固定,可能在直系亲属中延续,也可能隔代遗传,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科学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子女或近亲患病风险会更高...

Q
年轻人怎么预防白内障

回答:年轻人通过合理用眼、健康饮食和避免风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白内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注意眼部防护、均衡饮食以及戒掉不良嗜好,可减少患病风险,同时定期检查眼睛,及早发现问题。 1合理...

Q
鼻子血管瘤怎么治

回答:鼻子血管瘤可通过三种常见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切除,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血管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佳方案。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于初期或较小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