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可以吃出来 物别再给孩子吃这些食了

发布于 2024-06-04 11:56

孩子长得太慢,家长担心营养不良,但是孩子长得太快,家长同样烦心,担心是性早熟。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性早熟的患病率为0.43%,并且持续攀升。而在一些大城市,儿童性早熟的现象更突出,比如上海,性早熟的孩子数量占青少年总人数的3%。性早熟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更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孩子性早熟的原因以及防治。

警惕性早熟的几个信号

性早熟在医生看来是一种性发育异常,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可能是性早熟。

性早熟的孩子通常会有这些特征:

男孩子:睾丸及阴茎增大,声音变粗,长喉结、长胡须,出现遗精,身高蹭蹭长超过同龄人。

女孩子:乳房发育变大,有硬块(胀痛),长出阴毛腋毛,来月经,身高快速增长。

除了查看孩子的身体发育,还可以通过检测骨龄、做B超、核磁共振、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等进一步检查来确诊孩子是否性早熟,以及确定性早熟的程度。

吃的用的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

性早熟的孩子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提前升高,会促进骨骼生长板的闭合,一旦闭合,孩子便难以长高,很容易比其他同龄人矮小。国外一些研究表明,性早熟的女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发生乳腺癌、卵巢早衰等问题。

由于发育早,性早熟的孩子往往面临很大的心理困扰,月经的护理困扰、容易早恋,但由于年龄小,性教育缺乏,孩子不懂自我保护甚至可能被侵害。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容易性早熟?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食品不安全,都含有雌激素;也有人将责任推给家长,给孩子看大人的电视剧,给孩子吃补品。

目前认为,性早熟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环境类激素污染(重金属、农药、塑化剂)、家庭关系、遗传、滥用补品、肥胖、两性文字或影视作品的刺激,均可能引起孩子性早熟。

至于食品,经常食用人参、冬虫草、蜂胶、雪蛤、海马等含有雌性激素的特殊补品,的确可能导致性早熟。

做好5点减少孩子罹患性早熟

前面说到,性早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家长可以做的是,从饮食开始做起。

1、不要盲目给孩子进补,少让孩子吃激素类食品,还要注意避免让孩子吃鸡、鸭、鹅的脖子,以及牛鞭、牛睾丸之类的动物性器官。

2、饮食新鲜卫生,尽量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少吃奇形异果,适当食用粗粮,多吃海鱼、海带等。

3、控制孩子的饮食,避免肥胖。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少吃含糖量高的甜点。在管住孩子的嘴巴同时,保证营养均衡,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觉得某种食物好就拼命给孩子吃,长期给孩子吃。

4、家长要妥善保管避孕药物、丰胸美胸产品、成人化妆品护肤品等物品,不要让孩子接触到,也不要给孩子使用。

5、注意正确的性教育,及时解答孩子的生理疑惑,不要带着孩子看儿童不宜的影视以及文字作品。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小孩发热会引起抽搐症吗

回答:小孩发热确实可能引起抽搐,这种情况常常让家长感到焦虑。发热引起的抽搐有时是因为高热惊厥,这是一种常见于小孩的情况,尤其是在6个月到5岁之间。不过,抽搐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比如癫痫...

Q
糖尿病病人能吃猪耳朵吗

回答: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猪耳朵,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猪耳朵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而不会对糖尿病病情造成明显影响。建议每天摄...

Q
自闭症如何自己调整好

回答:自闭症是一种目前尚无法治愈的神经发育障碍,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自闭症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轻度自闭症患者。通过多陪伴、多交往、培养兴趣、避免训斥和打骂、增强自信等方式,能够...

Q
风湿免疫八项结果如何

回答:风湿免疫八项检测是评估风湿和免疫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工具,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反应蛋白等指标。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0-25IU/ml。如果检测结果出现...

Q
痛风患者如何让血尿酸降下来

回答:痛风患者若想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实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措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饮食调理:饮食是控制血尿酸水平的重要环节...

Q
补牙材料填充太高

回答:补牙时,如果填充材料过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口腔内的咬合关系错乱、牙龈组织增生、继发龋坏,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长期的...

Q
痛风患者在生活中要如何调理

回答: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理,以帮助控制病情并减轻症状。痛风是一种与代谢相关的疾病,通常与不良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以及在必要时使用药物,可...

Q
2型糖尿病科学进展

回答:2型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在血糖控制、饮食管理、运动锻炼、降糖药物和血糖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科学进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努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