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手机的孩子怎么教育

发布于 2024-10-27 10:52

孩子会玩手机大多是受到家长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孩子互动,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慢慢的孩子就不会去执迷玩手机了。

爱玩手机的孩子怎么教育

1、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放下手机,多与孩子享受亲子游戏带来的快乐。

2、亲子制定玩手机的计划。对于用手机看动画片、玩游戏的孩子,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约定,每天用手机的时长,每天用手机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3、转移孩子玩手机的注意力。当父母看到小孩哭闹时,把手机当玩具,拿给孩子玩,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玩手机的习惯。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用孩子喜欢的玩具、绘本以及户外运动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有效陪伴。父母不管有多忙,都应该抽出时间,可以陪孩子玩游戏,也可以陪孩子阅读一本绘本,还可以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孩子接触手机的机会就减少了。

5、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于有接受能力的孩子,父母要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孩子,经常和孩子说说玩手机的弊端,当孩子在玩手机上有改进时,父母应该适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奖励。这样一来,孩子就有信心去改进,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爱玩手机的孩子是如何形成的

原因一: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父母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灵需求。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缺少伙伴,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人玩,如果父母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从孩子口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好无聊!”“没人陪我玩!”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应该毫不吝啬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亲子沟通不求时长但求有效。

原因二:为了省心,让孩子玩手机。

有的父母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父母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

父母如果要做事,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时候,就应该和他说明情况,并告诉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亦或者来做小帮手,从而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体贴他人。这也是一种相互陪伴的需求。

原因三:孩子提出要手机时,父母没有正确回应。

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父母,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坚决行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假如为了激励孩子按时做完作业或者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而给孩子玩手机,也应该事先商议决定,避免孩子为了达到玩手机的任务而行动。最好别用玩手机游戏来奖励孩子写好作业。

迷恋原因四: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父母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您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所以停止您的催促,用亲子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问:您决定玩多长时间,10分钟还是15分钟?一般孩子都会选择15分钟,那么您可以补充一句:“如果您能在计划的时间内结束游戏,我决定多加您一分钟,您觉得如何?”最后不忘加一句“妈妈相信您能做到。”当孩子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离开手机,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兑现承诺,如果他没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恶煞,直接说:“时间到,手机放回去。”

如果孩子央求说再玩一会儿,您也应该坚决,并明确能够守约才可以获得加一分钟。在这里,建议父母教会孩子看时间,比如在手机上看,在闹钟上看,学习用时间约束法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原因五: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家庭成员来个作息表。每个环节动静交替,紧凑进行,学习玩乐休息都不误。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针对孩子本人的,而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评价之后,增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样一来孩子也不会总想着玩手机。

原因六: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您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您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低头一族的父母,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地玩弄手机。如果可能的话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和爱人谈谈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促进家庭幸福。希望能够帮到您,最后祝所有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孩子玩手机真的需要全面禁止吗

玩耍可以说是孩子的“主要工作”,玩手机就是玩耍的手段之一。通过玩耍中的各种探索和实践,孩子乐在其中,能学到一些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满足感。家长也可以借助手机中的一些教育类App来进行早教,如听故事,看动画,发挥手机的正面作用。所以适当让孩子玩手机是合理的,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贪玩手机,即题主所说的“爱玩”,则表现为玩耍时间过长,不顾吃饭、睡觉,甚至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近视等不良后果。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玩手机,积极发挥其正面作用,又尽量避免不良后果,我想这才是题主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2型糖尿病能吃芭蕉不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芭蕉,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则不建议食用。芭蕉含有较高的糖分和升糖指数,食用后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这对病情控制不利。了解如何正确食用芭...

Q
16岁下巴后缩怎么办

回答:16岁时发现下巴后缩,这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美观。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有多种方法可以考虑,包括功能性牙合诱导、颌骨牵引、正颌手术、肌肉功能训练和舌功能锻炼等。如果下巴后缩对...

Q
孕妇宫寒能吃香菇吗

回答:孕妇如果有宫寒的症状,通常是可以适量食用香菇的。香菇属于高营养的菌类食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这些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益。香菇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补气养血,...

Q
孕妇吃了一斤龙眼干会怎么样

回答:孕妇如果一次性吃了一斤龙眼干,可能会面临血糖升高和消化不良的风险。龙眼干含有较高的糖分和热量,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尤其是对于有妊娠糖尿病风险的孕妇来说,需要特别注意。...

Q
总是心急心慌烦的怎么回事

回答:总是感到心急、心慌、烦躁,可能与焦虑、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脏神经功能紊乱、贫血或低血糖等健康问题有关。要想解决这些症状,关键是找到背后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调理或治疗。 1、焦虑症 焦虑...

Q
大肠湿热泄泻的症状

回答:大肠湿热泄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和口渴思饮等症状。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通常是湿热邪气侵袭大肠,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就医并结合调理生活习惯,有助于缓...

Q
小孩发热两三天突然抽搐

回答:小孩在发热两三天后突然出现抽搐,这种情况可能让家长非常担心。其实,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和脑瘤等。无论哪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及时将孩子送往医...

Q
自闭症孩子能看什么书

回答:自闭症孩子可以看的书籍种类繁多,包括儿童常用的故事书和一些教育类书籍。家长在选择时,最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具体情况来挑选合适的书籍。适合自闭症孩子的书籍不仅要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