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冻疮应该如何护理

发布于 2014-12-02 13:21

  冻疮是冬季最常见的疾病。得了冻疮应该如何护理保健呢?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远离冻疮的侵扰。

  对付冻疮卓有成效的方法

  蓖麻子数粒,鲜山药适量。将蓖麻子去壳取仁同山药共捣如糊状,敷于患处。

  大蒜杆60克,辣椒茎60克,陈皮20克。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一次,连洗3日为1疗程。

  当归15克,赤芍15克,细辛9克,甘草9克,大枣10枚。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稍降后,再浸洗患处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每剂药可连用4-5次。

  芫花15克,甘草15克。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成200毫升药液,趁热浸洗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2次。药液可加温用2-3天。3-6天为一疗程。

  生姜30克,白酒50毫升。生姜捣烂与白酒搅匀擦患处,每日3次。也可用生姜1块在炉旁煨热,切片擦患处。


冬季冻疮如何护理?

  干辣椒治冻疮

  坚持室外锻炼,使各部位适应寒冷环境。耳、手、脚等部位注意保暖,睡前用温热水浸泡手脚。鞋袜手套要保持清洁干燥,增强保暖性能。生了冻疮,不能用热水烫或火烤。可每天涂2次用干辣椒10克浸入100毫升70%酒精或60度白酒中,1周后去渣加10毫升甘油制成的辣椒酊剂。冻疮局部已溃,可用市售的冻疮膏或用70克蜂蜜与30克猪油加热融化混合制成的蜂蜜猪油膏外涂。

  体育锻炼法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也可口服、擦药物疗法,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外治法

  桑枝10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川芎20克(如创面有溃烂者可再加鸦胆子25克或黄连25克),水煎,等待温度适宜(温度为35~40℃),温洗或浸泡.每天2次.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按摩防治冻疮法

  搓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反复搓摩耳朵、手足等冻疮易发部位。捏拿法: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耳垂和耳溃。叩击法:用拳轻轻叩击手背、脚背等冻疮易发部位或轻度冻伤部位,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已溃烂者忌用。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阴囊旁边长了个硬疙瘩

回答:当你发现阴囊旁边长了个硬疙瘩时,可能会感到担心。这个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皮脂腺囊肿或脂肪瘤。每种情况都有其特定的病理机制和处理方法,因此了解这些可能的...

Q
患有隐性双阳性梅毒两年多时间

回答:隐性双阳性梅毒的确诊意味着感染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梅毒螺旋体。如果已经确诊超过两年,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症状轻微而忽视,但这种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1、病情较轻:有...

Q
补牙材料靠什么变硬

回答:补牙材料变硬的关键在于其“固化过程”,这种固化使材料逐渐达到牙齿相近的硬度,帮助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常见的补牙材料主要包括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两者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机制变硬,...

Q
得登革热血液有细菌怎么办

回答:如果您患有登革热且血液中检测出细菌感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和皮疹等症状。处理这种情况时,首先要进行一般治疗,包括物理...

Q
失眠吃什么容易补血

回答:失眠常常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而在饮食上适量摄入一些补血食物可能会对缓解失眠有所帮助。黑芝麻、红枣、桂圆、菠菜和猪肝等食物不仅富含铁元素,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虽然这...

Q
瘀血体质是什么症状

回答:瘀血体质是一种中医概念,主要表现为舌质紫暗、皮肤青紫、疼痛、肿块和出血倾向等症状。若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瘀血体质通常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导致身体...

Q
小孩子抽搐不改怎么办

回答:小孩子出现抽搐的症状,可能让家长感到非常担忧。抽搐不改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癫痫、高热惊厥、低钙血症或破伤风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需要做的是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专业检...

Q
梅毒复发?孩子有感染吗

回答:如果一个患有梅毒的母亲再次怀孕,确实存在婴儿被感染的风险。梅毒是一种能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母亲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将病原体传递给胎儿。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母亲需要在怀孕期间接受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