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孔子的养生保健之道

发布于 2014-07-09 11:13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科学很不发达,医疗保健条件相当落后,人均寿命还不到30岁的春秋战国时代,一生经历坎坷、东奔西走的孔子却享年73岁,这与他平时注重养生保健有很密切的关系。

  大德必寿

  孔子的精髓是“养性”。他一贯倡导“修身”,“克己”,“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提出了道德修养与寿命长短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是孔子养生体系最突出的特点。他尊老爱幼,斥责遗弃老人的行为。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指出人在少年、壮年、老年三个生理阶段,各有所戒。这就是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要注意劳逸适度,特别是在性生活上,不能贪欲,否则就会损害身体;人在血气方刚的时候,爱争强好胜,但应防止动辄打架斗殴、强力举重等;到了老年,更应注意心身不可过度劳累,即不可“贪得”,要把名利看淡一些,不要挖空心思去谋取个人利益。这是孔子“养性”的核心理论。他欣赏清心寡欲的心态,反对患得患失;提倡心胸坦荡、刚毅、坚强。他认为骄傲自大、游荡忘返和饮食荒淫这三种情绪有害于健康。他提出三种有益健康之事,即调节行为、道义之善、交好朋友。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仁者寿。”他解释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样的人能长寿,他在《中庸》中更加明确阐述:“大德必得其寿。”这是因为,大德者,必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我们平时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是这个意思。由于“无私”,所以终日心平气和;由于宽厚待人,没有嫉贤妒能的忧虑,心里自然泰然自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君子是心胸宽阔、豁达开朗的人,小人是经常局促不安、愁眉不展的人。孔子指出,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了一个能解脱一切的状态,可以做到不为纷烦的世事困扰,能应变一切顺境、逆境,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人若如此修德,则心无思欲,胸怀坦荡,多吉多利,可以使人的潜力得以发掘,素质得以提高,而且人人重德,社会和谐,大家生活在畅心如意的环境里,益身延年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自强不息

  孔子的养生观是“自强不息”,与老子为首的道家主张“清净无为”不同。孔子认为,人们不要消极避世,而应积极进取,追求理想,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经》,达到“韦编三绝”的地步;还继续为弟子们上课;发愤的时候忘记了吃饭,高兴的时候扔掉了忧愁;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确实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他,使他不断有所作为,身心得以锻炼,从而获得长寿。孔子63岁时,两度被鲁国驱逐;到卫国又被收监禁闭;在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被楚军团团围困,饿得弟子们爬不起来。而孔子却安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这种乐观处世的性格,正是他自强不息、有所追求、有所寄托的体现。

  食行起居有道

  孔子同常人一样,生活中琐碎事情很多,他认为都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孔子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他说,吃饭要按时,“不时不吃”,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有“八不食”的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即粮食陈旧发霉了不吃,鱼肉不新鲜了不吃,食物变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不是新鲜的菜蔬不吃,在市场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从而避免了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孔子对饮酒也主张要适度,不暴饮。在起居卫生方面,孔子也有一些有益的讲究,提出“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强调睡觉、起坐的卫生。睡觉时“必有寝衣”,洗澡时“必有明衣”,坐着“狐络”做成的垫子,夏防潮冬保暖。

  强身健体

  孔子推崇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他经常参加的活动有驾车、游泳、射箭、打猎、登山、钓鱼、弹琴等。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他喜好爬山、游泳的写照。孔子还擅长以步当车,周游列国。孔子钓鱼和射鸟并不是为取其物,而在于“游于艺”。孔子把美妙的乐章比作鲜美的肉肴。听到一首好歌曲,“三月不知肉味”。他经常随人学唱歌曲,并且经常自己唱歌。他还把武舞(相当于今天的武术)列为教课内容。由此可见,孔子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放松精神,锻炼身体。

  孔子善抚琴,他在弹琴时,“神怀庄重,四体通泰,目光远大,壮志凌云”。孔子在咏歌击磐时,能将自己的精神与磬声融汇在一起,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可见孔子的音乐造诣是很高的。

  由于孔子的人格高尚,目标远大,博大包容,安定泰和,且以克己修身、食行起居有道来养生,美食精细以颐年,故而身强志坚,不懈追求,自强不息,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他以自身的养生长寿实践给后人展示了一条长寿之路,成为人们“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光辉楷模与典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脉冲激光治疗的作用与效果有哪些

回答: 脉冲激光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脉冲激光对皮肤或组织进行精准干预的医疗技术,常用于改善皮肤问题和部分疾病。 脉冲激光治疗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主要针对色素性病变、血管性病变及皮...

Q
耳聋是怎么导致的 8个诱因说明耳聋并不简单

回答: 耳聋可能与遗传因素、噪声暴露、耳部感染、药物毒性、年龄增长、耳部外伤、血管疾病、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 遗传性耳聋通常由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先天性或迟发性听力下降。噪声性耳聋因长期...

Q
顺产剖腹产哪个松弛 3个方法使阴道紧致

回答: 顺产和剖腹产对阴道松弛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但顺产可能更容易导致阴道松弛。阴道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激光治疗、阴道紧缩术等方式改善。 顺产过程中胎儿经阴道娩出,可能对盆底肌和阴道壁...

Q
裆部两侧瘙痒越抓越痒怎么办

回答: 裆部两侧瘙痒越抓越痒可能与股癣、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搔抓等方式缓解。 股癣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脱屑,瘙痒...

Q
耳石症眩晕恶心怎么缓解 及时治疗原发病缓解眩晕恶心

回答: 耳石症引起的眩晕恶心可通过复位治疗、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 耳石症可能与头部外伤、内耳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短暂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复位治疗是首选方法,通过...

Q
监测排卵最佳的时间

回答: 监测排卵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周期第10-16天,具体需结合个人周期长度调整。 对于月经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第14天左右,建议从第10天开始每日监测。周期较短或较长的女性需...

Q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回答: 颅内多发动脉瘤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包括先天遗传性血管壁结构异常,如马凡综合征等...

Q
牙疼一招立马止疼

回答: 牙疼可以尝试用冰敷或含漱淡盐水暂时缓解疼痛。 牙疼可能是龋齿、牙髓炎或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的。龋齿会导致牙齿表面出现黑斑或龋洞,遇冷热刺激时疼痛加剧。牙髓炎常表现为自发性阵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