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吞津有什么作用?

发布于 2014-11-24 11:42

  古代中医养生家称唾液为琼浆、甘露,认为吞津“内能滋养脏腑,外能润养肌肤,擅祛燥热,增人年寿。”吞津也是中医养生中补肾壮阳的好方法,下面就来详细说说中医养生吞津有什么作用?

  中医养生吞津可养肾

  中医养生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


中医养生吞津的作用

  中医养生吞津可调补五脏

  古人早就认识到中医养生吞津可以调补五脏,使五脏六腑保持平衡状态,不至于亢者很亢,虚者很虚。《仙术秘库》讲道:“津液者吾身之精气,聚而成液,辅助五脏之机能,滋润六腑之作用者也。人无津液则五脏停其机能,六腑失其作用,气绝精尽而至于死,犹如水无源则流涸,灯无油则火灭也。”看完这段话似乎让人难以置信,但不管如何,可以试一试,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尤其有口臭的人,见效很快。

  中医养生吞津能润燥

  早在400多年前,李时珍就倡导“常含枣核令口行津液,咽之佳”的养生方法。实践证明吃完枣后将枣核含在嘴里,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唾液中含有多种酶类,具有帮助消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吞津咽液是历代养生家推崇的养生方法,坚持练习,可以缓解口干口渴、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还能起到养颜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朋友来说,可润泽胃肠,促进消化。

  中医养生吞津可吞津补阴

  人若有疾,多伤及津、气、血。故对治伤津最直接、最好的药就是“自家水”即津液。道家谓:天一生水,名曰:真阴。医家认为:真阴亏,则不能制火,以致心火上炎而克肺金,于是发热、咳嗽、痰饮生。当伤及津液时,并非汤药能补,必须舌抵上腭,不断搅动,待津液产生后,叩齿,然后吞咽,以静治于无形,最后可以汤丸佐之。

  中医养生吞津的具体做法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养生术之一,更年期综合征、腰膝酸软、遗精遗尿、阳痿早泄等患者都不妨试一试,对人的整体健康也大有裨益。

  至于中医养生吞津之法,《逍遥子导引诀》中说:“以舌搅牙龈之上下(一般36下为佳),每作三次乃止。”“津液满口,分三口咽下。”什么意思呢?就是用舌在口中搅动,左转36下,右转36下,以使口中充满津液,然后以此漱口,分3次吞咽。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气胸病人饮食护理

回答:气胸病人在饮食上需要注重营养均衡,并避免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例如产气食物,同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康复。以下是气胸病人在饮食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与。 1、避免进食产气...

Q
什么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回答: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癌症的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改善晚期胃癌或其他实体瘤患者的生存期。它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效,适用于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需根据医嘱合理使用。 1、...

Q
新生儿脑缺氧能自愈吗

回答:新生儿脑缺氧能否自愈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轻微缺氧通常可以通过早期干预逐渐恢复,但重度缺氧可能会引发永久性脑损伤,需要积极的医学治疗和康复训练。脑缺氧的恢复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干预时...

Q
精索静脉曲张术5年后复发吗

回答:精索静脉曲张术5年后可能会复发,具体取决于手术方式、术后恢复、个体体质以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复发率通常在10%-15%左右,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术后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加以预防。以下是...

Q
攻击型人格障碍会攻击自己吗

回答:攻击型人格障碍可能会导致患者攻击自己,包括自残行为或冒险性行为,这与疾病的心理和病理特性有关。想要改善需综合处理,建议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进行全面干预。 1、原因...

Q
一旦感染梅毒是不是终生携带

回答:梅毒不是终生携带的疾病,只要及时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尤其在疾病早期,通过足量的青霉素等有效药物治疗,梅毒可以完全治愈。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终身影响。 1、...

Q
皮下出血和紫癜的区别

回答:皮下出血和紫癜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表现部位及严重程度,皮下出血是一个症状表现,而紫癜通常是一种疾病表现。皮下出血常由外伤、压力等直接导致,小面积、较轻微,而紫癜多与血管病变或血液系...

Q
经常拉肚子要做什么检查

回答:经常拉肚子需要做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包括肠道镜检、生化检查以及感染筛查等,同时结合病史分析是功能性问题还是器质性病变,以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1、排除器质性病变:肠镜检查与影像学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