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手指甲多源于焦虑

发布于 2014-10-09 15:00

  不少家长都会为孩子爱咬手指甲的毛病而苦恼,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易导致指甲畸形,甲沟炎等,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从心理因素上分析,孩子爱咬手指甲都与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关。

  小编推荐:

  宝宝爱发烧,如何巧应对  儿童养生之补钙那些事儿 

  咬指甲的刻板行为是指儿童反复出现自主或不自主地啃咬手指甲,常见于幼儿,多从4~5岁开始,及至6岁明显增多,11岁以后逐渐减少,但约23%的儿童到了18岁仍会保留啃咬指甲的习惯。据报道,约50%儿童有过程度不一的啃咬指甲的行为,尽管大多数情况并不算严重,但有的也会将甲缘咬得凹凸不平,不能覆盖指尖,少数严重者会将指甲或指甲周围皮肤咬出血,乃至出现甲床炎、甲沟炎、寄生虫病,甚至使整个指甲脱落或变形。因此,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许多家长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儿童咬指甲多是由于他们紧张、郁闷、沮丧或胆怯,且多出现在父母或老师过于严厉、批评较多或态度粗暴,使他们感觉缺乏关爱、寂寞无聊、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由于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有限,当其内心紧张无法缓解时,就可能“忍不住”啃咬指甲了。所以,此时,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责骂、惩罚和威逼利诱,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像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啃咬指甲,就马上提醒,甚至强制他不要去咬,结果恰恰迎合了孩子寻求他人关注的心理,反而不自觉地强化了这种行为,使咬指甲的习惯继续下去,并且可能越来越严重。

  更多内容请关注飞华健康网养生频道http://ys.fh21.com.cn/

  宝宝咳嗽勿食寒凉  超实用小儿推拿手法 养生堂  养生食谱  养生视频 

  猜你喜欢:

  切实有效的对策是,以耐心的说服和鼓励为主。适度地关爱孩子,态度温和,引导孩子多与小朋友做游戏,培养其独立处事的能力。同时,积极寻找孩子情绪紧张的原因,及时缓解其情绪上的不安,使孩子获得安全感。也可通过其他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缓解其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对于咬指甲较严重者,可尝试厌恶疗法,如在其手指上涂黄连水或奎宁水等苦味剂,或给他们戴上指套。也可采用行为疗法,在儿童努力克服咬指甲行为时,及时给予奖励,不断强化其良好行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揭秘声带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回答: 声带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声带息肉可能与用声过度、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发音费力等症状。早期或轻度声带息肉可通...

Q
小孩抽动症挤眉弄眼会自己好吗

回答: 小孩抽动症挤眉弄眼可能会自行缓解,但部分患儿需要医疗干预。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挤眉弄眼属于运动性抽动的常见表现。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且呈短暂性,可能与环境压力、心理因素或遗传...

Q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药方是什么

回答: 慢性咽炎可以遵医嘱使用养阴清肺口服液、金嗓利咽丸、黄氏响声丸等中成药治疗。 养阴清肺口服液由地黄、麦冬、玄参等组成,具有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燥型慢性咽炎。金嗓利...

Q
幼儿皮肌炎怎么判断

回答: 幼儿皮肌炎可通过典型皮疹、肌无力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幼儿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和肌肉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皮疹表现为眼睑周围紫红色斑疹或指关节伸侧紫红色丘疹...

Q
口水流出来没感觉是什么情况

回答: 口水流出来没感觉可能与唾液分泌过多、神经功能障碍、口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唾液分泌过多时,口腔内液体量超过正常吞咽能力,可能导致无意识流涎。常见诱因包括口腔炎症刺激、胃酸反流或...

Q
牙髓炎饮食注意哪些方面

回答: 牙髓炎患者饮食应以温软清淡为主,避免刺激患牙。 牙髓炎发作期间,建议选择温度适宜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蒸蛋、烂面条等,减少牙齿咀嚼负担。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硬或辛辣食物,...

Q
脂肪瘤里面是豆腐渣一样东西

回答: 脂肪瘤内部呈现豆腐渣样物质属于正常现象,主要由成熟脂肪细胞和纤维组织构成。 脂肪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其内部结构通常表现为黄色、分叶状的脂肪组织,质地柔软且易碎,切开后可见类...

Q
下丘脑综合征的治疗

回答: 下丘脑综合征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下丘脑综合征可能与肿瘤压迫、感染、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内分泌紊乱、体温调节异常、睡眠障碍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