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肠气认识误区 防止“小病”酿大祸

发布于 2014-07-07 16:23

   小肠气是腹股沟疝的俗称,表现为站立时腹股沟部位有肿块突出,用力或屏气时肿块突出更加明显,而平卧后多可自行消失,以老年男性患者最常见。虽然小肠气是常见病,但人们在对其认识上仍存在不少误区,若不注意,也可使小病酿出大祸。

  误区一:认为小肠气是小病,治不治没关系

  由于小肠气在发病初期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且常可自行还纳,导致很多患者对该病并不重视,认为早治晚治甚至不治都没关系。事实上,小肠气若不及时治疗,也可引发严重后果。首先,不对疝气做处理,只会越来越大,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或缩小,大的结果不仅影响生活,也影响治疗。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疝好比衣服上的洞,不补只会越来越大,而且越大越难补。我们曾碰到过不少病人,由于畏惧手术,腹股沟疝直到进入阴囊如皮球大小严重影响生活才来手术,原本不复杂的情况变成了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再者,小肠气不及时治疗,还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屏大便等用力原因使过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所以外科医生均建议是尽早治疗。

  误区二:不开刀也能治好小肠气

  很多患者在发现小肠气后,都希望可以保守治疗。专家指出保守治疗只能暂时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任何药物和疝气带都不可能治疗疝气,疝气是腹壁的物理缺损,手术是治疗疝气的唯一方法。疝托、疝带是把一个硬物堵在疝的出口上,并不能真正地补洞,临床上只是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一个补充治疗,带过疝带的病人都知道那东西压在身上不舒服,而且时间长了局部组织受压变薄,最终疝还是会从旁边出来。还有个别患者因为佩戴不合理导致疝托直接压在肠管上造成肠管粘连,给手术添了不少麻烦。脐贴、中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疝的发展,但也不能从根本上堵住缺损。还有不少患者选择打针注射硬化剂治疗疝气,花钱不少,堵不住洞不说,而且会造成手术部位解剖不清,导致手术困难。

  误区三:认为年纪大手术风险大,不宜手术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疝气病人越来越多。然而人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年纪大了就不宜手术了。其实疝气手术前,手术医生常规要评估病人的手术耐受能力。首先,是了解病人平时的生活状况,如能否自理、能上几楼、活动和睡眠情况等等;其次,是询问病人过去有哪些内科疾病,然后选择性做一些检查,目的是评估器官功能。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年疝气病人,如果没有严重内科疾病,平时生活能够自理,上楼没有心慌、胸闷等不适,完全可以耐受疝修补手术。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小孩牙齿痛怎么快速止痛

回答:小孩牙齿痛可通过简单的家庭护理措施和短期药物使用进行快速止痛,但如症状持续或严重,请及时就医。1冰敷可以有效缓解牙齿疼痛和减少炎症;2使用儿童适用的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

Q
躺下来就头晕怎么回事

回答:躺下来就头晕可能是由于体位性低血压、颈椎病、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或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原因确认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严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

Q
肾穿刺有什么危害

回答:肾穿刺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可能的危害包括出血、感染、血尿等,但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尽量减少风险。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决定是否进行此操作,术后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1...

Q
手足口水泡几天能好

回答:手足口病的水泡通常在7至10天左右会自行痊愈,但具体恢复时间因个体体质、感染程度及治疗措施而异。注意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抓挠,同时通过正确的治疗方式促进愈合,能够有效缩短病程。若症状...

Q
急性胃肠炎怎么用药

回答:急性胃肠炎通常需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止泻、抗菌和补液等药物,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规范使用,还需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改善。以下从常用药物及其适用场景提供具体解决方法。 1、止泻药...

Q
什么是老年骨质疏松

回答: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骨骼变脆、易于骨折。其原因包括遗传、年龄增长、饮食及运动不足、钙和维生素D缺乏等,而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补钙、合...

Q
打完麻药多久恢复知觉

回答:一般来说,打完麻药后恢复知觉的时间取决于麻药类型、剂量、注射部位以及个人体质,通常局部麻醉需要2-4小时恢复,硬膜外麻醉需4-6小时,全身麻醉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完全清醒。适...

Q
颌骨骨折手术后会不会毁容

回答:颌骨骨折手术后通常不会导致毁容,但手术效果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因素。通过精准的医疗技术和科学护理,大多数患者能恢复面貌和功能正常。需要重视术后细致治疗,包括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