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夏天疾病预防饮食的误区

发布于 2012-04-17 14:22

  夏季儿科接诊的小儿消化道疾病有很大一部分是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

  症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整个夏天,孩子不但没长个,反而瘦了不少。

  原因 饮食失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过多贪吃冷饮、冷热饮食无续,大量食用油炸食品,饮食无规律等都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的原因。

  专家提醒 家长要合理掌握孩子“进口”的冷饮数量,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另外,小儿夏季最忌讳冷的、热的、油腻的一起吃;饭前吃水果、冷饮的习惯容易导致孩子正餐吃不下去,打乱了吃饭规律,造成孩子消化液分泌失常。

  防治 如何防止小儿夏季生病,使小儿安全度夏呢?陶教授建议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调整饮食,合理安排

  婴幼儿夏天出汗多,要注意喂水,不能以奶代水。小儿喂水一般用凉开水,也可用金银花、菊花泡水或绿豆汤,可加少许白糖。

  食物应以清淡为主,节制肉、鱼、蛋类动物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一天三餐的食量安排最好为:早餐占25~30%;中餐占40~50%;晚餐占25~30%。根据年龄不同,婴幼儿于早9~10点,下午3~4点加2次点心,大孩子下午只加1次点心,小婴儿(6个月以内)的奶量,一天不宜超过1000毫升,不够时可加半汤、半粥、软面条等辅助补充。6个月后,应加2餐代以2次奶;10月后,3餐代以3次奶。这样一周岁时断母奶很容易,而且不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做好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个人卫生:包括洗手,大人小孩都要做到勤洗手(手掌、手背、手指缝、指甲),每次不少于15秒,常用淡盐水漱口,常洗澡换衣。经常玩的玩具每天也应清洗,特别是绒制的娃娃、狗熊,并防止有螨虫生存。

  食品卫生: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宜在微波炉内加热2分钟杀菌。水果、蔬菜食用前,用水先浸泡半小时后刷洗,能削皮的尽量去皮,凉拌的蔬菜可先用开水烫后调味拌用;多吃蒜不仅调味,还有杀菌的作用;有些水果如草莓等小的水果可用盐水(清水放些盐)浸泡半小时后食用,这样有助于去除残留农药。

  呼吸道疾病

  在每年夏季的儿科门诊接诊中,小儿夏季呼吸道疾病仍是常见病,感冒仍然会发生,家长切不可大意。

  症状 鼻塞、流涕,甚至发热、咳嗽,有时可持续几天。

  原因 早晚凉,尤其后半夜与白天温差变化大;贪凉快,白天整天开着空调,孩子一天在空调中生活,一出去到室外温差突然变化,身体不能适应,睡着了电扇还在吹或空调温度定得过低,造成小儿伤风。

  专家提醒 在门诊接诊中,夏季对于婴幼儿来说,还有两种特殊性常见上感需特别注意:咽结膜炎和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炎的主要症状为:高热达39~40℃,可持续5~7天。用退热药不退,结合膜充血发红,咽峡部红肿,烦躁不安。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症状为:高热达39~40℃,同时,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可达2~3个或多个,疱破后成小溃疡、疼痛、流涎,不能吃奶和进食,烦躁不安,高温持续5~7天不退,颈颌下淋巴结肿大。这两种特殊型上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这两种疾病有一定的传染性,有小流行趋势,小儿聚集地如幼儿园等应注意预防。

  防治 对于夏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陶教授为家长开出了如下“药方”:

  注意气候变化,不要贪凉:电扇不要直接向着人吹,睡眠时关闭或开小;空调不要温度定得太低,以27~28℃即可,使室内温度较恒定。切忌出一身汗立刻进空调室或用电扇风吹。特别是小孩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易患感冒。

  妈妈们就要开始为宝宝换餐单,希望通过饮食调节让宝宝健康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但是儿保科医生说,部分妈妈在设计夏季餐单时会陷入一些认识的误区,这些误区会使得妈妈们的心意弄巧成拙。

  误区一:饮食越清淡越好

  夏日炎炎,妈妈们通常认为要让孩子吃清淡一点,怕上火。但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好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孩子出现营养障碍。夏季孩子的饮食,仍应多样化。新鲜的鱼、肉、鸡蛋、猪肝等,都是应该吃的,可做成粥,这样既便于宝宝消化,又有营养。妈妈们注意:补充蛋白质最好用牛奶、鸡蛋、豆制品、肉类,建议每天保证适量的牛奶鸡蛋入。

  误区二:过多喝开水

  夏天水分流失比较快,随着汗水会有钠、钾以及其它一些矿物质排出,所以夏季幼儿应该多补充汤水,在补充水的时候,建议让幼儿多吃些水果,或者是以汤类来补充,并且最好少量多餐。要注意补充水时,白开水也不能喝多了,过量的水有可能会引起水中毒。水约占体重的65%至70%,且在体内相对稳定。人体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渗透。如果饮入大量的水,血液和间质液就补充衡释,渗透压降低,水就会渗透到细胞内,使细胞肿胀而发生水中毒。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孩子喝水时最好放点盐或饮用含盐汽水。若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应将菜炒咸一点食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水中毒。

  误区三:多吃凉菜

  夏天,宝宝的食欲会相对消减,为了让宝宝开胃,妈妈会做利用一些瓜果做凉菜,但是若生冷的凉菜、瓜果无意间让宝宝吃得过多,往往会使孩子消化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因此要特别留心。不仅是生冷的食物要少吃,冷饮更要小心。冷饮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孩子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特别是幼儿少吃冷饮,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绝对禁食冷饮。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黏膜血管及有关器官对冷饮的刺激尚不适应,因而不要多食冷饮,否则会引起腹泻、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扁桃体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黑脸娃娃祛斑的效果怎么样

回答: 黑脸娃娃祛斑的效果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色斑类型和皮肤状况。多数情况下能改善表皮层色斑,但对真皮层色斑效果有限。 黑脸娃娃通过碳粉吸附和激光爆破原理淡化色斑,对晒斑、雀斑等浅表性色...

Q
前庭功能紊乱的原因有哪些 这些病有引发前庭功能紊乱

回答: 前庭功能紊乱可能与遗传因素、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前庭系统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和平衡障碍。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可...

Q
产后站起来肛门处有坠胀感怎么回事

回答: 产后站起来肛门处有坠胀感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痔疮或直肠脱垂有关。 盆底肌松弛是产后常见现象,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过度拉伸可能导致支撑力下降,站立时内脏压力增加引发坠胀感。痔疮在孕期和产...

Q
流产后怎么正确洗外阴

回答: 流产后一般可以用温水轻柔清洗外阴,避免使用洗液或坐浴。 清洗时选择温度适宜的清水,用干净毛巾从前向后单向擦拭,避免来回摩擦导致感染。每日清洗1-2次即可,过度清洁可能破坏会阴部正...

Q
鼻窦炎鼻腔内会出血吗 鼻子有五个症状小心是鼻窦炎

回答: 鼻窦炎可能会导致鼻腔内出血,通常与黏膜损伤或炎症刺激有关。鼻窦炎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和鼻腔出血等症状。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Q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特点

回答: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特点包括浆细胞异常增生、骨髓瘤细胞浸润及正常造血受抑制。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穿刺检查可见浆细胞比例显著增高,通常超过10%,且多为形态异常的克隆性浆细胞。这...

Q
水痘疫苗什么时候打

回答: 水痘疫苗一般在12-15月龄接种第一剂,4-6岁接种第二剂。 水痘疫苗的接种时间主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免疫程序安排。第一剂通常在婴幼儿12-15个月大时接种,此时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已...

Q
舌头没有舌苔是怎么回事

回答: 舌头没有舌苔可能与口腔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或干燥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口腔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病可能导致舌苔剥脱,常伴随口腔黏膜白斑或灼痛感,需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例如克霉唑含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