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感冒艾灸哪里
发布于 2024-08-30 13:14
发布于 2024-08-30 13:14
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一般指西医意义上的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感冒患者可以艾灸大椎穴、风池穴、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辅助治疗,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
1.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该穴位具有退热截疟、提督一身之阳气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发热、中暑、颈强、脊痛、瘰疬、瘿瘤、癫痫、癫狂、小儿惊风、癫痫、骨蒸潮热、腰背强痛等多种疾病。通过艾灸大椎穴能够起到宣肺解表、清热散寒的功效,从而缓解细菌性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
2.风池穴: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该穴位具有疏散风邪、明目降压、醒脑安神的功能,主治中风、颈软不能转动、肩颈疼痛、眩晕、偏头痛、失眠健忘、耳鸣、高血压病等病症。对于细菌性感冒出现的头晕、头疼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3.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是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该穴位具有通经活血、调和阴阳、益气补虚、升阳固脱、和胃理肠等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呕吐、噎膈、便秘、痢疾、水肿、痿痹、下肢不遂、消渴、肝郁、抑郁等病症。如果细菌性感冒伴有食欲减退、腹泻的症状,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改善不适症状。
4.其他穴位:如膻中穴、太渊穴、合谷穴等穴位对细菌性感冒也具有一定效果,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并遵医嘱进行操作。
由于艾灸是一种温热性的治疗方法,因此阴虚火旺者应慎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孕妇也不宜使用此方法来治疗,因为艾灸有活血化瘀作用,可能会引起流产或早产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