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确诊是糖尿病的时候,需要住院吗?是否只要自己控制住血糖,就不需要住院了?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呢?关于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需要住院,来跟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住院
是病情本身。一般来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加重、恶化或急性发作都需要住院治疗,而其他情况下就不一定需要住院。
看患者面对的现实问题。比如像孙先生这样,第一次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就会建议住院治疗。因为这段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往往需要住院接受其他捡查;为了检验治疗方案效果如何,往往需要一天多次监测血糖,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刚发现糖尿病,往往所知不多,需要接受各方面的糖尿病教育,涉及内分泌、营养、运动等各科室;所以在医院更方便。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初期强化治疗效果理想,患者就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还是住院更好。
如果患者工作、学习繁忙,同时他有足够的保健知识,懂得最基本的血糖监测和胰岛索注射操作,也能够按医嘱服药,定时准时复诊,那么就不一定要住院了。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由于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就要以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为优先考虑的了。
三种情况要住院
1、“两个第一”
即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和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第一次诊断为Ⅰ型糖尿病的患者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糖尿病的分型,了解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病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还要学会观察病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
第一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决定使用胰岛素的最佳剂型和剂量。利用这个时间,患者要学会血糖监测,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2、“两急一慢”
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酮病酸中素、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严重低血糖昏迷者。
急性应激情况,如糖尿病合并有感染、手术、外伤、中风、大出血、分娩、心肌梗死等特殊情况。
以上“两急”往往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恰当,往往有生命危险。住院目的是:缓解症状,抢救生命。
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如合并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顽固性腹泻、足部坏疽、心血管病变等。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和了解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
3、“高低不稳”
长期血糖居高不下、反复低血糖或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治疗效果又差的糖尿病患者。住院目的是:全面检查及严密监测,医生患者共同努力,找出血糖异常的原因,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住院同时别忘学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病、学习同样重要,住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住院期间,糖尿病患者通过与医护人员和病友的交流,可以对饮食、运动、口服药物、胰岛素及血糖监测等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平时感兴趣的、不懂的、无暇顾及的许多问题,此时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1、学会早期识别糖尿病的一些“险情”,主要是低血糖反应。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早期及时识别它并迅速采取措施,就能有效地让自己脱离“险境”。
2、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以学到专业、正规、细致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充分了解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3、有些病友自己总结出了不少防病治病的小窍门、小方法,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也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4、患者还可以利用住院这段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戒烟限酒、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等。
我国糖尿病患者住院现状
新华网消息:
针对目前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等现状,专家呼吁,应探索和加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严格控制血糖,更好地保障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达9840万,且住院高血糖患者比例较高。住院患者多学科信息化血糖管理方案有助于医务人员对血糖患者及时发现、科学监护、规范治疗,逐渐减少高血糖或低血糖对住院患者的威胁。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期间新发的高血糖患者,其死亡率16%与已知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3%及血糖正常患者的死亡率1.7%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我国已经有部分医疗机构意识到了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借助海外学术机构系统化的住院患者血糖管理方法和经验来改善中国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构建基于中国临床实践的多学科血糖管理团队、院内联网的血糖监测系统和标准化的血糖照护流程。
以上关于糖尿病患者住院相关知识,可根据个人情况加以判断,如还有疑问可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