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烧伤
概述 症状起因 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 饮食禁忌 治疗方法 经验分享 专家答疑

沥青烫伤如何处理

来源:复禾健康网

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沥青为煤焦沥青,其毒性最大。它是煤炭干馏所产生的煤焦油经提炼后残存的物质,俗称柏油。沥青为黑色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熔点:沸点:

1、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兔以30%煤焦沥青甲苯溶液涂皮3次,局部继炎症之后呈现角化过度与皲裂。

中毒机理:光毒作用:沥青及其所含蒽、菲、吖啶等均系光毒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可引起光生物效应。沥青所致光毒反应系沥青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光能作用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的自由基、过氧化物引起细胞损伤,故是一种非免疫性反应。全身作用:煤焦沥青涂皮对动物体重增长的影响比石油沥青为明显,而煤焦沥青皮肤涂搽又比其烟雾吸入对动物的危害为大。提示煤焦沥青对动物有一定的全身作用,其作用程度与吸收途径有关。

刺激性:具有刺激性。沥青及其烟气中的主要成分酚类化合物、蒽、萘、吡啶等对皮肤黏膜具刺激性。

致癌性:我国用小鼠涂皮,实验也见沥青可致皮肤癌,多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少数为角化乳突瘤。一般认为煤焦沥青致癌性最强,天然沥青不具致癌性;对石油沥青的致癌性,则意见尚不一致。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2、临床特点

局部症状:沥青烧伤多由泼溅、跌滑等事故引起。高热的液态沥青对皮肤造成热力烧伤。由于沥青黏附性强,高温熔化的沥青黏着皮肤后不易去除。若温度高,由于散热慢,往往形成深II度或III度烧伤;若温度已较低,则损伤可能较轻。沥青的操作工人由于暴露部位的皮肤和粘膜长时间与沥青烟雾或尘埃接触,可引起多种皮肤损伤如:光毒性皮炎,皮损限于面、颈部等暴露部分;黑变病,皮损常对称分布于暴露部位,呈片状,呈褐-深褐-褐黑色;职业性痤疮;疣状赘生物。沥青粉尘与烟雾对眼的损害以睑结膜炎为主,有时伴有浅表性斑点状角膜炎。高温沥青溅入眼内可造成角膜灼伤,可见眼睑痉挛、视力明显下降、球结膜明显充血,角膜出现点状灼伤、浸润浑浊和荧光素着色,愈后可遗留角膜云翳。鼻咽部常有干燥、灼热感,也可引起鼻炎、咽炎等。

全身症状:多发生于大面积沥青烧伤者,可出现头昏、头胀、头痛、胸闷、乏力、恶心或咳嗽、心悸、耳鸣等不适,甚至可出现昏迷、死亡。个别患者出现一过性的一心电图ST-T段改变。在烈日下操作时受伤者更易发生。常伴发热。血象可有嗜伊红细胞异常增高和白细胞增多等。急性肾功衰竭往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3、急救处理

创面治疗:在现场立即用冷水冲洗降温。烧伤面积较大者,在休克复苏稳定后,应及早清除创面沥青,以阻止毒物吸收和早日诊断烧伤深度,以利于下一步治疗。清除溶剂有松节油、汽油等。大面积创面宜用松节油擦洗。由于目前商用汽油含铅,如果用汽油量大,又引起铅中毒之虞,且效果不如松节油。擦除沥青后再用清水冲洗,最后用洗必泰或新洁尔灭清洗创,酌情采用暴露或包扎治疗。

刺激性皮炎和粘膜损伤的治疗:停止接触沥青和日光暴晒,避免对光敏感的药物如黄胺、氯丙嗪、异丙嗪等,必要时给予无光敏作用的抗组胺药物,甚至短期使用皮质激素。皮肤局部禁用汞溴红和甲紫。吲哚美辛外用可有延缓或减轻紫外线引起的红斑反应,眼结膜炎用生理盐水冲洗,而后用0、25%新霉素眼液或金霉素眼膏,并请相关科室会诊。

全身治疗:有全身中毒者,静注葡萄糖酸钙和大剂量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注意保护肝、肾功能。其余治疗同一般热力烧伤。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无汗症的症状是什么 下一篇:新生儿月经起因分析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更多

耳道肿胀听力会下降吗

回答:耳道肿胀听力有可能会下降。因为耳道肿胀多数是由于炎症刺激所引起,如若没有经过及时治疗,导致...

医生医院推荐

卢长顺

卢长顺 主任医师

北京电力医院
擅长:擅长烧伤整形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
丁文蕴

丁文蕴 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面部激光美容、注射美容以及面部整形
周忠志

周忠志 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大面积烧伤、电击伤和化学烧伤救治,对慢性...
刘强

刘强 副主任医师

铁岭市中医医院
擅长:
王乃佐

王乃佐 主任医师

北京燕化医院
擅长:擅长中重度烧伤急救及手术;皮肤软组织缺损...

药品推荐

美宝 湿润烧伤膏

美宝 湿润烧伤膏

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
天尊 紫花烧伤软膏

天尊 紫花烧伤软膏

山东润泽紫花药业有限公司
铍宝 解毒烧伤软膏

铍宝 解毒烧伤软膏

上海金皮宝制药有限公司

医疗资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热门疾病 / 症状推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皮肤 > 沥青烧伤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禁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