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
概述 症状起因 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 饮食禁忌 治疗方法 经验分享 专家答疑

瘀血证的治疗方法

来源:复禾健康网

  瘀血因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脉中或溢于脉外,凝聚于某一局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产生后的瘀血又可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而成为一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导致许多新的病证。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等原因,导致血行不畅而凝滞于脉中,二是因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内出血,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停留于体内所形成。瘀血的病证特点,有刺痛、肿块,固定不移,出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面、唇、爪甲紫绀,舌质紫暗等。瘀血的治疗很多,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中医方治疗淤血。

  瘀血证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丹参、赤芍、丹皮、当归、川芎、牛膝、泽兰、乳香、没药、元胡、郁金、姜黄、蒲黄、五灵脂、鸡血藤、益母草、三棱、莪术等。

  由于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和表现不同,活血化瘀可与益气、养血、行气(理气)、利水消肿、破血消症、止血、定痛、调经等治法配伍。其活血化瘀药可作相应选择,例如:

  1、益气话血主方

  用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芪、赤芍、川芎、归尾、地龙、桃仁、红花。为补气药和活血化瘀药共同组方。还有人专用“十八反”之一的人参配五灵脂,治疗气虚血瘀证,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2、养血活血,去瘀生新

  主方用桃红四物汤,药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熟地。可选加丹参、鸡血藤、泽兰等。

  3、行气(理气)活血,主方有

  血府逐瘀汤,药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膈下逐瘀汤,药用桃仁、红花、赤芍、丹皮、川芎、当归、五灵脂、元胡、枳壳、乌药、香附、甘草。可选加郁金、姜黄、麝香、乳香等。

  4、活血利水消肿可选用

  益母草、泽兰、蒲黄、龙葵、半枝莲、天仙藤等。

  5、破血消症可选用

  三棱、莪术、水蛭、虻虫、土虫(土鳖虫)、干漆、穿山甲、皂角刺、桃仁、红花等。

  6、活血止血可选用

  三七、血竭、蒲黄、大黄、茜草根、花蕊石、大蓟、小蓟、琥珀、刘寄奴、落得打、刺猬皮等。

  7、活血定痛可选用

  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三七、血竭、元胡、郁金、姜黄、五灵指、牛膝、泽兰、苏木、鸡血藤、丹参、川芎、刘寄奴、骨碎补、落得打、自然铜、刺猬皮、降真香等。

  8、活血调经可选用

  川芎、当归、鸡血藤、五灵脂、地龙、红花、桃仁、泽兰、益母草、牛膝、穿山甲、王不留行、月季花、毛冬青等。活血温经主方用少腹逐瘀汤,药用茴香、炮姜、元胡、五灵脂、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肉桂。

  活血化瘀法配伍许多治法,拓宽了活血化瘀法临床的应用范围,成为中医学的珍贵遗产,颇受中西医的重视。

  然而,活血化瘀法也有禁忌证,“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后者就是告诫医者,凡夺汗耗阴者,不可活血,这是活血化瘀的禁忌证,临证时应多加注意。如果必须使用活血化瘀法治之者,则宜酌加敛阴生津润燥之品,以防阴血耗伤太过。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气血两燔型白疕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胃区包块者吃什么好

常见疾病

相关文章

医生医院推荐

刘小伟

刘小伟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眼部美容整形,如切开,埋线,微创三点双眼...
韩崧

韩崧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眼底疾病,外伤,白内障,眼眶骨折。
仲伟仿

仲伟仿

上海市杨浦区东医院
擅长:中风后遗症、腰椎键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
刘洪宝

刘洪宝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擅长: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踝关节扭伤、腰椎...
范长春

范长春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擅长:擅长四肢复杂骨折、骨不连的治疗,血管、神...

药品推荐

瘀血痹片

瘀血痹片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好护士 瘀血痹胶囊

好护士 瘀血痹胶囊

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血府逐瘀丸

血府逐瘀丸

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

瘀血热搜

相似症状 伴随症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医疗资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热门疾病 / 症状推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皮肤 > 瘀血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禁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