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其色素沉着主要与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有关。国外文献报道较多,主要认为与滥用泻药有关,尤其是蒽醌类泻药。
一、病因
1、与泻药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数认为,MC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主要是蒽醌类泻药:如番泻叶、大黄、波希鼠李皮等。其他如二苯甲烷类泻药、果导、芦荟、硫酸镁、麻仁胶囊等也有引起此病的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李京向
2、与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有关:有人认为MC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使结肠上皮受损,凋亡的细胞和细胞碎片被固有层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经消化后的残余物形成脂褐质样一般的物质,使肠粘膜呈脂褐质外观,且发现凋亡上皮细胞的数量与MC程度呈正相关。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与上皮细胞凋亡无关。故还需进一步研究。
3、部分慢性炎症肠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导致MC的另一个因素,有报道部分合并有MC的病人均无服泻药史,其中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4、与便秘有关:有发现无服泻药的MC病人也发生了黑变病,经治疗排便正常后结肠黑变均有减轻趋势,提示了便秘本身可能是引起MC的一个重要因素。
5、其它:如慢性腹泻、腹部枪击伤后引起MC均有报道。
二、其可能机制
1、药物的局部刺激:大剂量蒽醌类药物可使肠腺粘液分泌增加,并使肠上皮细胞产生较多的相容性得合体,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及趋化性,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引起结肠黑变。
2、药物致肠上细胞凋亡:各种泻药进入大肠后,可致短暂的、剂量相关的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产生的凋亡小体被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并通过基底膜小孔移行至粘膜的固有层。在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凋亡小体转化为典型的脂褐素或其他色素,随着泻药的长期应用,这些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发展成典型的MC改变。
3、药物本身含有树脂性物质,在大肠内合成色素颗粒,沉着于粘膜固有层,被单核细胞吞噬而形成黑变。
三、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而诊断,内镜下结肠粘膜呈黑色、棕色或暗灰色,边缘或早期病变为黄色或粉红色,呈虎皮纹状,槟榔切面样或斑片样;组织学检查固有膜内有大量含黑色素的大单核细胞浸润及黑色素沉着,肠壁其他层次正常。
四、治疗
MC目前无特别的药物治疗方法,多数学者认为MC是一可逆的病变,随着泻药的停用,MC的色素沉着斑可减弱乃至完全消失,因此停用或不用含色素的泻药而改用其它药物如油性的缓泻剂、加强胃动力的药物、润肠的食物等治疗便秘,多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适当运动,对慢性腹泻者可使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可减少MC的发病率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许多学者认为结肠癌与MC及服用泻药的关系不大,但部分的研究表明MC中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其它人群,而结肠息肉是一种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对MC应定期进行结肠镜随访,对便秘病人尽量不用蒽醒类泻药,已有者应停用。而并发结肠息肉者,应及时切除,确诊为结肠癌的应立即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