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复禾健康网王氏”刺血疗法穴位经验总结疾病 主穴 辅穴头痛 太阳(颞浅V) 后头痛委中,头项痛尺泽,头顶痛印堂血管性头痛 太阳,曲泽(贵要V) 尺泽,印堂,鱼尾脑血管意外 太阳,曲泽,委中(腘V) 委阳,腰腧,阳交,手足局部脑外伤后遗症 太阳,印堂 阳交(胫前V)风湿性关节炎 肩尺泽,肘曲泽,腕中禇、阳池, 髋环跳、委阳,膝足三里、阴陵泉,踝足背。肩周炎 尺泽,外关 局部,曲池,曲泽,肩俞,肩贞坐骨神经痛 腰俞(椎外V丛),委中 委阳,阳交,环跳,丘虚急性腰扭伤 腰阳关,局部 委中慢性腰痛 腰阳关,腰俞 风市,上缪,长强,委中颈椎病 太阳,尺泽(肘正中V) 大椎,委阳(小隐V)五官疾病 太阳 印堂,听宫,阳白面瘫 太阳,下关,阳白 鱼尾,四白,地创,颊车三叉神经痛 太阳 地创,颊车荨麻疹 曲泽,委中 曲池乳房肿块 曲泽 局部腱鞘炎 局部 合谷,曲泽,尺泽,列缺骶髂关节炎 腰俞,委中,阳交(均为左侧) 不孕证 腰阳关,曲泽,阴陵泉 遗尿症 腰俞,腰阳关,太阳 取穴原则:最常用的穴位:头部的太阳,上肢的曲泽,下肢的委中。血络:指皮下浅部V血管。太阳、太阴、厥阴三经为多血少气,宜刺血。
常选取四肢肘关节、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处的血络来治疗头面、躯干疾病。腰以上者,手太阳阳明皆主之;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曲泽:在掌面肘横纹之内侧处,取血络。尺泽:伸肘,在肘窝横纹之外侧处,取血络。
程莘农针灸处方集萃 病证选穴部分中风(脑血管意外)急症昏迷不省,取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益阴扶阳、醒脑开窍,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泪出,极泉刺法至肢体活动效佳。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初起治疗取阳经八穴,上肢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为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阳经取穴,阳主动,意在恢复肢体功能。后期治疗取配阴经腧穴,协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口眼涡斜(面神经炎)取睛明、四白、地仓、颊车。睛明刺法沿眼眶边缘直入0.8-1.5寸忌捻转提插;地仓刺法透向颊车。心开窍于舌,舌强失语,取廉泉、哑门及心经络穴通里。胸痹(冠心病)取内关、膻中。振奋心阳,宣畅气机。癫狂(精神分裂症)取大陵、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保心宁神,开窍益智,癫证刺宜平补平泻法,狂证刺宜泻法。胃脘痛(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痛。单腹胀取气海、公孙、足三里,健脾理气,散痞消胀。
消渴(糖尿病)取然谷、肾俞、三阴交,益肾滋阴生津。泄泻(急性腹泻、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取天枢、中脘、足三里,振奋脾阳,健运止泻。泄泻治疗宜针灸并用。疝气取关元、五里、曲泉、太冲,疏肝理气止痛。痿证(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配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通调经气,补养气血,濡润筋骨。本证疗程较长,同时配合皮肤针辅助治疗。上肢痿证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轻打扣刺;下肢痿证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轻打扣刺。癔病性瘫痪取足跟赤白肉际或足心部,刺法透向涌泉,每收立杆见影之效。流感、猩红热、肺结核、疟疾取大椎。大椎为诸阳之会,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腧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此治疗目疾多采取多经取穴的方法。上睑下垂取阳白、头临泣、阴陵泉、三阴交。
青少年近视取风池、睛明、四白、合谷、光明、三阴交、太冲。老年性白内障取四白、养老、曲池、太冲。鼻渊(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取迎香、上星、通天、合谷、列缺,宣肺清热通窍。偏头痛取头维、太阳、率谷、足临泣,疏解少阳,活络止痛。耳聋分虚实两类,耳聋实证取听宫、翳风、液门、侠溪、太冲,利胆疏肝,开闭通窍,刺宜泻法。耳聋虚证多责之于肾,取肾经腧穴为主,并随症酌加上穴,益肾复聪,刺宜补法。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病证相参是笔者施治选穴的一个准则。
症状取穴部分窍闭不开选百会。 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升清举陷,醒脑开窍,笔者言:“一窍开百窍开”,百会刺法宜轻浅。大凡风症取风池。 风池系手足少阳,阳维之会,既疏散外风,又平熄内风,此穴内外兼治。迎风流泪,目闭不利取睛明。 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之会,祛风司目之启闭。头目昏胀取攒竹。 攒竹能跟清利头目,其刺法似蜻蜓点水。喉痹暴喑临近选穴取天鼎。 天鼎位于结喉旁。口苦取阳陵泉。口臭取大陵。痰中带血取尺泽。
小儿弄舌取手三里。经络闭阻,不通则痛。上肢疼痛取合谷,外关。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原络相配治疗上肢疼痛。下肢疼痛取昆仑,悬钟。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悬钟为足三阳之大络,髓之会穴,经会穴相配治疗下肢疼痛。周身疼痛取曲池、大包。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大包为脾之大络,阳明太阴为气血生化之源,营养周身通灌四旁。镇痛诸穴,刺宜泻法,并于留针过程中行针1-2次,多有针起痛止之功。筋脉失其气血濡润则挛急,四肢拘挛取尺泽、曲泉、阳陵泉。三穴分别为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肺主气朝百脉,肝主筋而藏血,胆为中正之官以缓急,三穴相配,如矢中的。手足震颤取手三里、足三里。阳明者水谷之海也,滋水涵木,熄风止颤。足背厥冷取厉兑,胃经井穴,温煦足胫。足跟疼痛取大钟,肾经络穴,通经止痛。《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合谷调气,太冲和血,调和气血取合谷,太冲。
足三里补气,三阴交益血,补益气血取足三里,三阴交。皮肤搔痒取曲池,血海。清热凉血,祛风止痒。脾约便秘取大横,大横为足太阴,阴维之会。汗为心之液,阳虚自汗取内关、足三里以益气固表。阴虚盗汗取内关、复溜以敛阴止汗。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指趾麻木系中风先兆,上肢麻木取外关、后溪。下肢麻木取中渎、悬钟。尿检化出现红血球取血海,出现白血球取大椎、足三里,出现蛋白取阴陵泉、三阴交。 程莘农以前是开方的中医先生,解放后从事针灸,所以他的基础非常好,针灸的一些东西,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很管用。
金针王乐亭--中风十三治法中风十三治是王乐亭老医生从事针灸临床50年中,经大量的实践,探索,验证,对各类型中风的患者,找出有效的穴位,逐渐积累、归纳,考证疗效,形成精确、合理的十三套配穴处方。
1、 针灸预防中风以及它病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双侧十二穴灸法预防精确选定气海、关元。春夏相交灸气海(一名丹田,丹田就是炉灶,它能补阳虚,阳虚指的是气火不足),每日灸7壮,灸7次。夏秋相交灸关元(一名血海,因其穴在下腹内,男藏精,女储血,故名血海)。它能补阴虚,阴虚指的是精血亏损。每日灸7壮,灸7次。功效:平阴阳,和脏腑,调气血,通经络人在未得中风时,一两个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手大指食指麻木,或足腿发酸麻,良久方解,发麻侧为将中风之候。如无以上情况,有高血压得人不时头晕,也可用此法预防。或用滋阴益肝肾得药,再保守元阳,也能预防。
2、 中风闭证【形状】忽然昏倒,喊叫不知,口噤,面赤,气粗,痰鸣,手握,二便闭阻,脉象弦劲滑实。【治法】开关通窍,泄热降痰。先用锋针刺百会、四神聪、手十二井穴出血,后用毫针刺泻人中、风府、颊车、合谷、劳宫、太冲、涌泉补。
3、 中风脱证【形状】忽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白,目闭,口张,气憋,自汗,肢体凉,脉微细如无,或无脉。【治法】回阳固脱,温肾复脉。先灸神阙,(一名生门),用炒盐将肚脐填平,上敷姜片用大艾柱数十壮至百壮,并灸气海、关元二穴,亦用大艾炷灸数十壮至百壮,以体温脉复为度。如不效即转院抢救。上述脱证:如现面色苍白,汗大泄,四肢厥逆,眼闭肝绝,口张脾绝,气憋或有痰声肺绝,手撒心绝,遗尿肾绝,如现一二脏脱绝或可救,若现五绝无脉必死不治。
4、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轻型【形状】症现发热恶寒,口眼歪斜,半面肌肉麻痹,口漏水,眼流泪,咀嚼不利。【治法】针未歪之面侧【用穴】人中、承浆、地仓、颊车、颧髎、阳白、四白、大迎、合谷。
5、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重型【形状】症现口歪甚,流涎漏水,不能吸烟喷水,眼不能闭流泪,半脸麻木,颊塞饭,舌尖歪,额纹不起。【治法】逐瘀血络,解表散风。【用穴】阳白透鱼腰,四白透承泣,太阳透颧髎,攒竹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口禾髎透巨髎,曲池、合谷、列缺。
6、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经脉-轻型【形状】症状见头重脚轻,半身沉麻无力,走路歪斜,或半身不遂,无其他症状。【治法】调气血,通经络,驱风散邪,健强运动功能【用穴】曲池、内关、合谷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先针健侧,后针患侧,手法先补后泻。
7、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经脉-重型【形状】症见头晕口歪,面红目赤,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治法】清头面风热,调气血,通经络,驱风散邪,健强运动功能【用穴】百会、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列缺、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丘墟、太冲,针患侧,手法先泻后补风中经脉轻重型两套穴,轮换使用,留针30分钟。类中风中脏腑病因病机为劳倦过度,由于忿怒,肾阴亏损,水不含木,肝阴虚弱,肝阳偏胜,上结风火交煽,病成肝风内动所致。
8、 类中风中脏腑-风入阳中腑-轻型【形状】多着四肢,头晕,眼花,口苦,舌干,言謇、语涩,半身麻木,手足瘫痪。【治法】滋阴平肝,降热清脑,调和肠胃,生长气血,强壮肢体,恢复健康。【用穴】百会、风府、中脘、章门、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9、 类中风中脏腑-风入阳中腑-重型【形状】症状见不思饮食,二便阻隔,六腑不调,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其余症状同上。【用穴】六腑俞对刺,先健侧后患侧,手法同补。
10、 类中风中脏腑-风入于阴中脏-轻型【形状】多滞九窍,是阴虚阳实,内伤说起,语言謇涩,口眼痴呆,半身麻沉,手足拘挛,上肢不能抬举,下肢强直,此乃阴虚体弱,五脏虚衰。【治法】从阳引阴法【用穴】五脏俞、膈俞
11、类中风中脏腑-风入于阴中脏-重型【形状】舌强不语,口流涎,起坐翻身需人扶持,其余症状同上。【治法】阳虚气弱,五脏虚衰,不能容养全身,以从阴引阳法,宜内脏腑募穴。【用穴】巨阙、中脘、关元、中级、中府、期门、章门、京门、天枢。舌强不语,加哑门、中冲。舌缓不语,加风府、通里。
12,陈旧型【形状】中风后遗症,久治不愈,年深日久,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上肢软弱,肩不能抬举,肘不能伸屈,手不能持握,下肢拘急,强直无力,行动困难等。【治法】调气血,通经络,壮筋骨,利关节。【用穴】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尺泽、合谷、中渚,环跳,风市、阳陵泉、阴交,绝骨,丘墟,太冲。上午针健侧,下午针患侧,手法都用补。
13、顽固性【形状】中风后遗症治疗不当,拖延日久,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肩脱,肘挛,腕垂,手握,胯、膝、踝、强直,脚内翻,马蹄足,走路瘸拐,脚或蹭地。【治法】贯通皮、脉、肉、筋、骨,舒筋利节。【用穴】肩髃透臂臑,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丘墟透申脉。王乐亭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又为五脏六腑之根。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必有水谷之精气,内沙陈五脏六腑,外营养皮脉肉筋骨。若补脾胃增加饮食,达到全身强壮起来,比补肾胜强多矣。调脾胃和胃肠用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章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手法:捻针用补,留针30分钟。
颈椎病治疗病案。
本人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年余,求职无果,有志加入医院,无奈收费太高,条件有限无法承担。有悬壶之心,但无济世之路,遂尝独立经营,针灸之道钻研5年余,小有心得,不敢藏私,与诸位年兄弟分享。 魏某,36岁,自述颈项僵硬3年余,阴天下雨之前,颈部略有疼痛,无片子,没去医院做过检查,我们干个体的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但是无奈个体条件有限只能完全从中医角度辨证治疗。本人认为是颈部经络收风寒之邪气,说来惭愧,吾辈遂习岐黄之道,但大多西化严重,兄弟亦然,无片无治疗,但无奈条件有限,只能以权益之计,先用先前导师所传之经验穴位应付,液们,中渎,2穴对穿之,次日复诊,患者自述效果很好要求依照本方法治疗,一日一针,半月后痊愈,僵硬感消失,阴天下雨亦无征兆。
一针治愈腰骶疼痛。 一中年男子腰骶疼痛。骶部s1.2椎及小肠腧附近有按痛。小便不利。苔白脉细。针右下巨虚。用动气法。立既止痛。 复诊。只有小便不畅。针关元。下巨虚。不复诊。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