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头晕可能由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刺激、脑供血不足、颈椎结构异常、肌肉紧张等因素引起。
颈椎病头晕的常用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缓解肌肉痉挛的乙哌立松、营养神经的甲钴胺。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严重眩晕可能配合敏使朗等前庭抑制剂,但需警惕嗜睡等副作用。
超短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椎动脉受压情况。超声波治疗能松解颈部软组织粘连,减轻神经压迫。配合湿热敷、干扰电等物理疗法,可有效缓解头晕症状,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0-15次。
颈椎牵引通过增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推荐坐位间断牵引,重量从3公斤渐增至体重的1/5。牵引时头前屈15-20度效果最佳,每次20分钟,需专业医师指导。牵引后出现头晕加重应立即停止。
脊髓型颈椎病或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后头晕多能缓解,但存在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风险,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颈椎枕保持生理曲度。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如米字操,每天3组每组10次。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戒烟限酒可改善血管状态。突发眩晕时应立即平卧,防止跌倒损伤。
颈椎病患者日常宜选择蛙泳、放风筝等仰头运动,睡眠时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饮食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坚果,钙质丰富的乳制品。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避免急转头动作。若头晕伴随上肢麻木、行走不稳需及时神经科就诊。定期颈椎MRI检查可评估病情进展,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每小时做颈部伸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