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和胃溃疡严重吗

王志学 主任医师

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糜烂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严重程度因病情进展而异,主要与黏膜损伤深度、并发症风险及个体差异有关,常见影响因素有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长期精神压力。

1、胃酸分泌异常:

胃酸过多会腐蚀胃黏膜,初期可能仅引起浅表性糜烂,表现为上腹隐痛或灼烧感。通过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可有效控制。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深层溃疡,伴随呕血或黑便症状。

2、幽门螺杆菌感染:

该菌体会破坏胃黏膜屏障,约80%胃溃疡患者存在感染。典型症状包括餐后腹胀和反酸,需通过四联疗法根除病菌。长期感染可能诱发胃黏膜萎缩,增加胃癌风险,建议感染者每两年接受胃镜复查。

3、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早期可见胃部糜烂点,停药后配合硫糖铝等黏膜保护剂可恢复。持续用药可能引发穿透性溃疡,甚至出现胃穿孔等急症。

4、饮食不当:

过量摄入辛辣、酒精或过烫食物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短期出现充血水肿。调整饮食结构后症状多可缓解,但长期刺激可使糜烂发展为溃疡,伴有持续性钝痛和食欲减退。

5、精神压力影响:

慢性压力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增加胃酸分泌,轻度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胃部不适。通过心理疏导和规律作息可改善,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导致溃疡反复不愈,部分患者出现焦虑相关消化不良综合征。

患者需保持规律进食习惯,每日摄入适量南瓜、山药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帮助黏膜修复,避免空腹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建议每周进行3-4次温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次30分钟以调节胃肠功能。病程超过两周或出现体重骤降、持续呕血时需立即就医,胃镜检查能明确病变程度并指导治疗。康复期可使用破壁机将食材处理为糊状减少消化负担,夜间垫高床头15厘米可预防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