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高钠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日常注意低盐饮食,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血压持续升高时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药物。
2、高钠饮食: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导致水钠潴留。建议用钾盐替代部分钠盐,多吃芹菜、香蕉等富钾食物,限制腌制食品摄入。烹饪时使用限盐勺,逐步将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
3、肥胖问题:体重指数超过28会加重心脏负荷。通过控制每日热量摄入在1500-1800大卡,选择糙米、全麦面包等粗粮,配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有效减重。腰围男性应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85厘米以下。
4、精神压力:长期焦虑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每天进行20分钟正念冥想,保持7-8小时优质睡眠,培养园艺、书法等舒缓爱好。工作间隙做深呼吸练习,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5、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或肾炎会影响水盐代谢。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眼睑浮肿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治疗原发病同时,可选用贝那普利、呋塞米等保护肾脏的降压药物。
控制血压需要综合管理,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选择三文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坚持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快走或骑自行车,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家中定期使用电子血压计监测,记录晨起和睡前血压值。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