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鼻咽癌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型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三种主要类型,其中非角化型癌又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亚型。
约占鼻咽癌的10%-20%,病理特征为明显的角化珠形成和细胞间桥。肿瘤细胞呈巢状排列,伴随大量角化物质沉积,与EB病毒感染关联性较低。该类型对放疗敏感性相对较差,五年生存率较非角化型低15%-20%。
表现为多边形肿瘤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细胞边界清晰但无角化现象。与EB病毒高度相关,约占全部病例的40%,常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放疗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可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
肿瘤细胞呈合体样生长,核大浆少且异型性明显,又称淋巴上皮瘤样癌。EB病毒检出率达100%,占鼻咽癌50%以上。早期易发生颅底侵犯,需采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吉西他滨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罕见亚型约占3%,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呈基底样排列伴中央坏死。具有高度侵袭性,确诊时多已发生远处转移。治疗需采用放疗联合卡铂、多西他赛等药物,必要时需行颅底切除术。
近年研究发现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阳性型、环氧化酶2COX-2过表达型等分子分型,与肿瘤转移潜能相关。这些亚型可能对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有特殊响应,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分型。
鼻咽癌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治疗期间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EB病毒DNA载量及鼻咽镜。不同分型治疗方案差异显著,需通过病理活检联合免疫组化如CK5/6、p63、EBER检测明确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可使总体五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