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会引起面瘫吗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卒中可能引起面瘫,面瘫通常由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受压、血管病变、炎症反应、肌肉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1、中枢神经损伤:

脑卒中导致大脑运动皮层或脑干受损时,可能影响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通路。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下半面部肌肉瘫痪,常伴随肢体偏瘫、言语障碍。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病灶位置,急性期可采取溶栓治疗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周围神经受压:

脑出血或脑水肿可能压迫面神经核及传导通路。这类面瘫多为单侧全面部肌肉无力,可能出现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脱水治疗如甘露醇可缓解水肿压迫,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3、血管病变:

脑梗死若累及基底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可能阻断面神经血供。患者除口角歪斜外,可能出现耳鸣、眩晕。血管介入治疗如动脉取栓术可恢复血流,配合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

4、炎症反应:

脑卒中后局部炎症因子释放可能导致神经髓鞘脱失。此类面瘫进展较缓,可伴味觉减退。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减轻炎症,配合维生素B12营养神经。

5、肌肉功能障碍:

长期面瘫会导致面部肌肉萎缩和纤维化。表现为表情肌僵硬、联动运动。康复期需进行面部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抬眉、鼓腮等表情训练。

脑卒中后面瘫患者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脂,每日摄入深海鱼类补充Omega-3脂肪酸。康复阶段可进行吹气球、咀嚼口香糖等面部肌肉锻炼,避免冷风刺激。若三个月未恢复需考虑神经移植手术,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保持口腔清洁预防角膜炎,睡眠时使用眼罩保护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