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可通过淋巴引流按摩、压力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淋巴系统损伤、术后瘢痕粘连、感染、静脉回流障碍、肿瘤复发等原因引起。
轻柔的向心性按摩可促进淋巴液回流,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手法从远端水肿部位开始,沿淋巴管走向缓慢推按至腋窝区域,避免暴力按压。配合深呼吸练习效果更佳,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
梯度压力袖套或绷带包扎能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白天穿戴压力20-30mmHg的弹性 sleeves,夜间可适度放松。压力治疗需持续3-6个月,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出现麻木或疼痛需调整压力强度。
术后2周开始肩关节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爬墙训练、弹力带抗阻运动。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肢体负重,推荐蛙泳划臂、水中抬举等动作。每日锻炼30分钟,分3次进行,避免过度疲劳。
地奥司明、七叶皂苷钠等药物可改善微循环,减轻组织纤维化。合并感染时需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严重水肿可短期服用呋塞米,但需监测电解质。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适用于顽固性水肿,将阻塞淋巴管与邻近静脉吻合。淋巴结移植术取健康淋巴结植入患肢,重建淋巴回流通路。手术需在淋巴造影评估后进行,术后仍需配合康复治疗。
术后需终身保持患肢皮肤清洁,避免蚊虫叮咬和外伤。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低于3g,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定期监测臂围变化,睡眠时垫高患肢15-20度。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肿瘤复发导致的淋巴水肿需结合放化疗综合处理。渐进式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可改善全身循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