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怀疑胃癌需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方式确诊。
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通过内镜下的形态特征初步判断良恶性。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恶心不适,可选择无痛胃镜减轻反应。发现可疑病灶时需同步进行活检。
对胃镜下可疑病灶取3-5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活检可明确肿瘤类型如腺癌、印戒细胞癌等和分化程度。早期胃癌可能需多次活检或结合染色内镜提高检出率。
增强CT或MRI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情况,用于临床分期。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胃壁各层结构,对早期胃癌分期准确性达80%以上。PET-CT对远处转移检测灵敏度较高。
CEA、CA19-9、CA72-4等标志物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阳性率约30%-50%。主要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单独升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影像学和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通过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或胃黏膜活检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是胃癌的I类致癌原。阳性患者需进行根除治疗,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更具意义。
建议出现上腹隐痛、早饱、消瘦等预警症状时及时就诊,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胃镜筛查。检查前3天避免服用抗凝药物,术后2小时禁食禁水。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限制腌制食品摄入,戒烟限酒,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家庭成员应同步检测。胃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定期随访和监测对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