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子宫内膜增生可能由内分泌失调、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无排卵、外源性雌激素刺激等原因引起。
雌激素水平过高而孕激素不足是常见诱因。女性青春期、围绝经期激素波动明显,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增生。调整作息、减轻压力可改善激素平衡,必要时需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地屈孕酮等进行周期治疗。
脂肪组织可转化雄激素为雌激素,增加子宫内膜过度增生风险。体重指数超过30者患病率显著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减重5%-10%可有效降低风险,建议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有氧运动干预。
这类患者长期无排卵,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临床常伴月经稀发、痤疮、多毛等症状。治疗需调节月经周期,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同时需监测血糖代谢。
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化妆品可能打破激素平衡。某些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他莫昔芬也可能诱发内膜增生。需定期妇科超声检查,必要时更换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如阿那曲唑。
功能性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会异常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息肉或炎症可能阻碍正常脱落。这类病理性因素需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需病理检查排除癌变可能。
建议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摄入豆制品调节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35岁以上女性每年应做妇科超声检查,异常子宫出血需及时就诊排除恶性病变。